乙醇浸泡对鲜切荸荠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传会

作者: 范传会;陈学玲;王少华;蔡芳;梅新;施建斌;隋勇;蔡沙;何建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切荸荠;乙醇;保鲜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122-128+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展开了乙醇浸泡对鲜切荸荠品质变化的研究,通过分析在贮藏期内鲜切荸荠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呼吸速率、硬度、外观色度、气味、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数等变化,确定乙醇浓度对鲜切荸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时乙醇浓度对鲜切荸荠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荸荠硬度变化不显著,但对鲜切荸荠的呼吸速率、气味和外观色度影响显著。在贮藏1 d,当浸泡用乙醇浓度由15%增加到75%时,鲜切荸荠的呼吸速率由74μg/(kg·h)增加到134μg/(kg·h);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乙醇处理组鲜切荸荠的呼吸速率呈现下降趋势。色度分析知,贮藏0~4d浸泡时乙醇浓度对荸荠色泽影响不显著;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当浸泡乙醇浓度≥35%时,乙醇处理组的鲜切荸荠不产生黄化现象。电子鼻分析浸泡用乙醇浓度越高,在贮藏过程中生成的甲基类和醇、醛、酮类等物质越多,其中75%乙醇处理组荸荠对代表甲基类和醇、醛、酮类等物质的传感器R(6)和R(8)响应值分别由111.13和37.10上升至270.65和121.70。此外,乙醇可减少鲜切荸荠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当浸泡时乙醇浓度由15%增加到35%时,贮藏至13 d荸荠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降低到可计数范围内;当浸泡时乙醇浓度大于55%时,在贮藏期内没有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出。在贮藏温度4℃、贮藏时间为13 d的条件下,用浓度35%~55%乙醇对鲜切荸荠进行浸泡处理,可显著延长鲜切荸荠的贮藏期。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乙醇熏蒸结合乙烯吸附剂对蓝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巴良杰,马立志,余磊,李江阔,曹森,庞俊晓. 2019

[2]鲜切莲藕复合保鲜剂的优化及保鲜效果研究. 魏舒楠,韩延超,刘瑞玲,陈杭君,郜海燕. 2022

[3]鲜切荸荠品质保持的研究. 侯传伟,魏书信,王安建. 2007

[4]鲜切荸荠复合保鲜剂的研制. 侯传伟,魏书信,王安建. 2007

[5]不同气体成分对意大利葡萄贮藏中乙醇、乙醛含量的影响. 赵彦莉,张华云,修德仁,王善广,王昌禄. 2003

[6]发酵木糖高产乙醇树干毕赤酵母菌株的Co~(60)诱变选育. 陈东,芦志龙,陆琦,张穗生,黄日波. 2014

[7]木糖浓度及补料发酵对树干毕赤酵母乙醇发酵的影响. 陈东,黄俊,陆琦,芦志龙,陈英,陈小玲,黄日波. 2018

[8]广东利用甘薯发展燃料乙醇产业的优势分析. 房伯平,莫澎,陈景益,黄慧龙. 2008

[9]酿酒酵母Mbp1基因缺失突变株耐受性研究. 陈英,陆雁,陈东. 2016

[10]树干毕赤酵母和酿酒酵母耦合发酵高浓度混合糖产乙醇. 杨登峰. 2010

[11]傅立叶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乙醇含量. 曹干,王继华,张剑亮,安康,吕冰. 2008

[12]利用木糖-葡萄糖为原料产乙醇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发酵试验. 潘丽霞,关妮,米慧芝,左文朴,黄日波. 2009

[13]黄浆水与木薯粉混合发酵高浓度乙醇的发酵条件. 申乃坤,莫勇生,朱婧,王青艳,廖思明. 2012

[14]我国木质纤维生产乙醇的研发态势与科技需求. 王尧,郭海燕,黄纪民,黄志民. 2015

[15]酿酒酵母YBR019C基因缺失突变的分析. 郭铃,陈东,龙思宇,李检秀,陆琦,孙靓,黄日波. 2014

[16]白菜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筛选. 牟建梅,张国芹,刘凤军,徐君,佘旭东,李军,徐瑶. 2014

[17]灵菇酸奶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乙醇变化的研究. 李剑,周剑忠,王英,孙宇辉. 2008

[18]树干毕赤酵母CBS5773高浓度木糖发酵乙醇. 杨登峰. 2010

[19]乙醇中镧盐催化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吴学众. 2011

[20]高粱红色素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张宏宇,吕玉璋,李韬.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