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郑伟

作者: 张郑伟;王皙玮;路运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植密度;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27 期

页码: 53-5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不同类型的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探讨产量和品质等相关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设置5个不同梯度的种植密度,对供试品种进行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从生物产量上看,‘郑单958’、‘丰禾4号’、‘龙育1号’和‘黑饲1号’的最适种植密度分别为7.5万株/hm2、8.2万株/hm2、8.2万株/hm2~9.0万株/hm2和8.2万株/hm2。不同种植密度下,供试品种穗位高差异不显著,3个青贮玉米品种株高均无显著差异。在相同种植密度下,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的株高和穗位高显著低于3个青贮玉米。不同品种的4个品质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存在差异。种植密度与生物产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黑饲1号’呈负相关,其他3个品种呈正相关。因此,需要根据品种特点进行合理密植,以期达到效益最大化。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大庆地区早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张哲,董娅佩,杨柳,师臣,赵践韬. 2019

[2]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赖氨酸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李九云,李军虎. 1996

[3]四川省近10年审定普通玉米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赵颖文,蔡臣,李晓. 2015

[4]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5]桂中地区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杨武兴,刘永贤,秦祖臻,陈仁钦,黄家训,陆春燕. 2012

[6]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7]不同密度与种植方式对玉米迪卡00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闫飞燕,石达金,钟昌松,吕巨智. 2012

[8]密度和播期对玉米新品种“中地175”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卜俊周,岳海旺,彭海成,陈淑萍,谢俊良. 2017

[9]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其高产栽培品种研究. 刘偲琪,何忠萍,包珺玮,樊秀荣,高海燕,张艳,张红萍,代丞,孙秀云,赵晓宇. 2024

[10]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丰光,李妍妍,景希强,王亮,黄长玲. 2011

[11]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穆婷婷. 2014

[12]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13]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卢庭启,张华,税红霞,蒋晓芳,庞启华,王秀全,何丹. 2022

[14]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武旭,车星星,许晶,李素玲. 2016

[15]密度对新饲玉11号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段震宇,王婷,王友德,陈树宾,郭斌,桑志勤,李玉梅. 2011

[16]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卜俊周,岳海旺,彭海成,陈淑萍,魏建伟,谢俊良. 2017

[17]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新安5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玮,王世济,左晓龙,阮龙. 2014

[18]不同种植密度和栽培形式对辽单565光合性能、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延波,赵海岩,肖万欣,刘晶,史磊. 2012

[19]旱地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史向远,李永平,周静,张晓晨,籍增顺. 2012

[20]种植密度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魏忠芬,骆书川,黄春利,李德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