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陆海回交自交系群体叶绿素含量性状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耿延会

作者: 耿延会;耿延会;边盈盈;裴文锋;刘国元;吴嫚;臧新山;李丹;李兴丽;Zhang Jinfa;于霁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数量性状;叶绿素含量;棉花;QTL定位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20 年 005 期

页码: 463-4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进行定位.[方法]以中36为轮回亲本与海7124配制的195个BC1F7家系为研究材料.根据本课题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QTL IciMapping 4.1中的BIP(QTL mapping in bi-parental populations)和MET(QTL mapping for multi-enviromental trials)模型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ICIM)分别对初花期和结铃期基于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读值的叶绿素含量进行QTL分析.[结果]检测到9个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s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其中,与初花期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的q-SPAD-A11-1与结铃期检测到的q-SPAD-A11-2具有较大重叠,表型贡献率分别为5.08%和5.75%;q-SPAD-D08-2位于D08染色体的48.71~53.65 Mb与前人定位结果相近.[结论]本研究首次鉴定的与叶绿素含量性状稳定相关q-SPAD-A11为叶绿素含量性状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棉花主要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潘兆娥,胡希远,贾银华,孙君灵,周忠丽,王杰. 2010

[2]QTL定位在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李捷,宋志文,吴慎杰. 2003

[3]辣椒(Capsicum spp.)QTL定位研究进展. 方荣,陈学军,缪南生,陆金鸣. 2005

[4]小麦重要农艺性状QTL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 田再民,张立平,孙庆林,单福华,田自华. 2007

[5]大豆数量性状定位的研究进展. 周蓉,王贤智,沙爱华,张小娟,周新安. 2005

[6]QTL研究及其在食用菌中的应用. 陈强,黄晨阳,张金霞,徐凯,何永建. 2005

[7]小麦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田再民,张立平,孙庆林,单福华,田自华. 2007

[8]甘蓝型油菜DH群体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黄吉祥,汪义龙,倪西源,任丽平,曹明富,赵坚义. 2009

[9]作物QTL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蒋锋,刘鹏飞,杜世州,王晓明. 2009

[10]大豆叶绿素含量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李伟,潘校成,于洪潇,齐慧冬,毛新瑞. 2016

[11]小麦几个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景蕊莲,杨德龙,昌小平. 2006

[12]水稻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的QTL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刘进,姚晓云,范淑秀,黎毛毛,郭乃辉,王鑫瑞,王嘉宇,陈温福. 2018

[13]棉花QTL定位原理、方法和研究进展. 苏成付,邱新棉,李付振. 2012

[14]棉花品种主要数量性状与丰产性稳产性早熟性关系研究. 胡积送,产焰坤. 1996

[15]基于高光谱和BP神经网络的棉花冠层叶绿素含量联合估算. 依尔夏提·阿不来提,白灯莎·买买提艾力,买买提·沙吾提,安申群. 2019

[16]氮肥和DPC用量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的影响. 马宗斌,房卫平,谢德意,李伶俐,朱伟. 2009

[17]棉花叶片衰老的基因型差异. 张海娜,李俊兰,崔淑芳,金卫平,王广恩,陈文雪. 2011

[18]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棉花冠层叶绿素含量估算研究. 赵鑫,李朝阳,王洪博,刘江凡,江文格,赵泽艺,王兴鹏,高阳. 2024

[19]棉花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 贾晓昀,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李妙,王国印. 2021

[20]陆海高代回交群体抗黄萎病QTL定位. 郭志军,王红梅.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