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份玉米杂交种的耐老化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穆

作者: 李穆;臧宏图;高婷婷;王敏;汪孟丽;孟令聪;郑淑波;周德龙;何欢;路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子;老化;筛选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耐老化玉米品种,本研究采用高温高湿法对44份玉米杂交种进行老化胁迫。结果表明,不同玉米种子经老化胁迫后,发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存在较为明显的遗传差异,老化后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平均值分别为65%和77%,比对照分别降低了6%和18%,相对发芽势变异幅度为9%~98%,平均为75%,相对发芽率变异幅度为13%~100%,平均为81%。筛选出先玉335、吉禹619、金园15、必祥809、富民105等5份耐老化玉米杂交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老化萝卜种子活力恢复研究. 宋江萍,汪精磊,李杨,沈镝,李锡香. 2014

[2]PEG引发对老化大豆种子发芽及活力的影响. 王炜,史雨刚,王曙光. 2011

[3]储藏过程中种子老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普布卓玛,索朗旦增,仁增旺姆,(大)普布卓玛,罗增,塔给多吉,尼玛仓决. 2023

[4]玉米种子杂种优势的利用. 王浩,贾刚民,赵文耀,崔钢钦. 2001

[5]水分对玉米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孟宪欣,王洪刚,方仁柱. 2008

[6]提高农户购买高质量玉米种子的途径. 魏宏斌,张洁,张世全. 2020

[7]玉米精密播种技术应用的探讨. 曹雨. 1998

[8]玉米种子定向入土方式与叶片空间分布关系. 杨粉团,曹庆军,姜晓莉,Lamine Dallio,梁尧,李刚. 2015

[9]玉米种子的低温发芽临界温度. 李俊明,耿庆汉. 1989

[10]玉米种子休眠性的数量遗传分析. 兰海,高世斌,樊庆琦,曹墨菊,唐祈林,潘光堂,荣廷昭. 2006

[11]基于高光谱3D成像技术的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表型特征分析研究. 张鹏,滕彩玲,管俊娇,黄清梅,刘艳芳,杨晓洪,毛进,张建华. 2022

[12]玉米新品种吉单50的种子处理出苗效果研究. 王秀芬,范冬梅,王晶,何宇,马文慧,路明. 2014

[13]玉米种子低温发芽法介绍. 王振宝,姜洪仁,张亚辉,王丽华. 1997

[14]浅析外企进入我国玉米种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徐长海. 2011

[15]玉米低温发芽研究进展. 梅碧蓉,李祥艳,张彪,唐海涛. 2014

[16]玉米种子的低温发芽临界温度研究. 李俊明,欧庆汉. 1989

[17]种子引发对甜高粱和玉米种子耐盐性的影响. 王凤明. 2016

[18]玉米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苏桂华,李文明,徐艳荣. 2013

[19]玉米生产品种种子带菌和镰孢菌毒素的检测. 罗晓杨,郭庆元,武小菲,王晓鸣,杨建国,谢爱婷. 2009

[20]玉米杂交种新玉41号和新玉54号种子成熟度与活力关系. 周海宁,韩登旭,雷志刚,杨杰,阿布来提,李铭东,王业建,郗浩江,梁晓玲.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