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带动乡村产业绿色开发的对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韬
作者: 刘韬;刘朋虎;赖瑞联;罗旭辉;王义祥;翁伯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模式构建;绿色开发;技术对策
期刊名称: 发展研究
ISSN: 1003-0670
年卷期: 2019 年 008 期
页码: 82-87
摘要: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理念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成为科技兴农扶贫与乡村绿色产业的有效开发模式,其成功的实践已取得良好成效.如何在乡村产业绿色振兴与山区科技创业扶贫实践中进一步发挥生态循环农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农业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在系统总结生态循环农业理论内涵,国内外生产实践模式与技术研究进展基础上,结合乡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带动乡村产业绿色开发与科技创业兴农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分类号: F323.2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模式优化与集成应用研究进展. 翁伯琦,王义祥,王煌平,罗涛,廖剑华,林代炎. 2017
[2]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翁伯琦,王义祥,刘岑薇. 2016
[3]论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生态农业产业化. 张壬午. 2000
[4]试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 翁伯琦,赵雅静,刘朋虎,张伟利. 2015
[5]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与技术对策研究. 刘朋虎,黄颖,赵雅静,仇秀丽,王义祥,罗旭辉,翁伯琦. 2017
[6]制定《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办法》的立法思考. 王伟,戚道孟. 2009
[7]我国循环农业的诞生与发展现状. 张杨珠,吴金水,彭福元. 2015
[8]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 王小虎. 2007
[9]稻鱼共作模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湖南省辰溪县为例. 刘琼峰,杨友才,邬贤梦,周金玉,肖和艾,李明德,吴海勇,谷雨. 2018
[10]省级农业科研机构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构建. 杨建良,查良春. 2014
[11]种子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难点破解及模式构建. 杜迅雷. 2009
[12]山区茶园"生产-生态-生活"耦合及其技术对策. 刘朋虎,罗旭辉,王义祥,张文锦,王定峰,翁伯琦. 2019
[13]基于科研协作组的协同创新模式探讨——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邹轶,张超,李国锋. 2014
[14]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与成效践行研究——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应用为例. 梁镜财,候春生,徐志宏,崔烨,杨小平. 2011
[15]科研院所三级资产管理体制探讨. 赵竹明,姜青青. 2016
[16]福建省新农村科技服务创新体系模式构建及对策措施. 林树文,陈文静,曾玉荣. 2011
[17]耐密型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 李启辉. 2016
[18]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技术创新. 陈阜,任天志. 2008
[19]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与成效践行研究. 梁镜财,侯春生,徐志宏,崔烨,杨小平. 2011
[20]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工程技术集成及区域模式构建研究. 沈丰菊,张克强,杨鹏.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施用炭基有机肥对土壤铜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艳春;叶菁;刘岑薇;林怡;王义祥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炭基有机肥;磷脂脂肪酸;土壤呼吸
-
牧草的重金属胁迫效应及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雅芬;周柳婷;王义祥;罗涛;黄小云;黄秀声
关键词:牧草;重金属污染;修复机制;影响因素;强化措施
-
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
作者:钟珍梅;李春燕;邢世和;翁伯琦
关键词:豆科绿肥套种;可溶性氮;季节性变化;氮水解酶;定位试验
-
提升南方沿海四省(区)粮食产能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义祥;王小龙;林怡;刘岑薇;叶菁;翁伯琦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能提升;战略对策;南方
-
基于SLAF-Seq技术的橄榄种质资源SNP标记开发与遗传关系鉴定
作者:沈朝贵;赖瑞联;陈瑾;冯新;陈义挺;韦晓霞;吴如健
关键词:橄榄;种质资源;SNP标记;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
-
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橄榄类黄酮组分评价
作者:赖瑞联;沈朝贵;龙宇;林炎娟;韦晓霞;吴如健
关键词:橄榄;种质资源;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类黄酮
-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