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嗜水气单胞菌的浓度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绍戊
作者: 李绍戊;杨洪波;王荻;卢彤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嗜水气单胞菌;浓度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3 年 26 卷 02 期
页码: 42-44
摘要: 研究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液浓度的可行性。随机选取东北三省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H、J和L)接种于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培养基中,培养0、3、6、9、12,及24h取样,每个样品5个平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λ=600nm)测定菌液OD值,同步采用10倍系列稀释法测定平皿菌落个数(CFU)。建立起H、J和L菌株OD值与CFU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34.34x+5.5206;y=135.86x+3.1397和y=142.87x-3.7068。测定结果表明:当OD值为1时,菌液的浓度约为1.4×107CFU.mL-1。采用紫外风光光度计法测定菌液浓度时,应注意菌液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影响。
分类号: S941
- 相关文献
[1]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的溴量法测定. 林志展. 1985
[2]两种方法测定茶叶中咖啡碱的应用比较. 周顺珍,周国兰,何萍,郑文莉. 2012
[3]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张芳,王晓红,罗泽虎,韩世玉. 2017
[4]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免洗洁手凝胶消毒剂配方设计与质量研究. 王仲,方伟. 2017
[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柞蚕雄蛾营养液中睾丸酮的含量. 范作卿,邹德庆,李智峰,戴丰田. 2008
[6]大麦中脂肪酸氧化酶的活性. 王涵斌,王德良,林智平,谷方红,邓启华. 2013
[7]甘蔗果酒多酚含量测定的不同方法对比研究. 胡瑞云,沈石妍,王智能,杨柳,李艳芳,郭家文,应雄美. 2018
[8]红花及其白花变种中总黄酮及山柰酚-3-O-芸香糖苷的含量测定. 于丹,成禹杉,胡尚钦,张浩. 2010
[9]紫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法用于胆甾类人工受体对酚类的识别研究. 叶英,索有瑞,杨永晶,杨芳,韩丽娟. 2015
[10]不同波长和标准品对红三叶异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李勇胜,蔺永和,杨琴,刘权. 2019
[11]红小豆中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蔡玉红,张之鑫,宋志峰,魏春雁. 2018
[12]蒙药小白蒿总黄酮物质提取工艺的优化. 裴乐,李锋,刘秀丽,乔健敏,范金林,侯勇跃. 2018
[13]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香椿中硝酸盐方法研究. 朱勇,应杰,孙亚米,周丽绒. 2017
[1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硝酸盐含量. 罗雪华,蔡秀娟. 2004
[1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硝酸盐的不确定度评定. 代顺冬,张小军,韦树谷,张小红,李琼英,黄玲,赖佳,张骞方,张敏,黄位年,叶鹏盛. 2019
[16]太阳散射光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咖啡碱的影响. 刘淑娟. 2007
[17]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柑桔皮中总黄酮的含量. 单杨,李高阳. 2007
[18]苗药大果木姜子总黄酮与糖类成分含量测定. 刘刚,刘育辰,康雪佳,于福来,庞玉新,李霞,贾金燕. 2017
[19]紫外法快速测定废水中微量油的研究. 万楚筠,黄凤洪,祝俊,廖李. 2007
[20]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 王东升,张世栋,苗小楼,董书伟,严作廷.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制剂的研究
作者:程海鹏;耿久荣;吴雪琴;王荻;李海军;茹梦珂
关键词: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正交试验;稳定性
-
盐霉素钠体外抗虹鳟IHNV和IPNV的活性研究
作者:邵轶智;李林芳;赵景壮;卢彤岩;徐黎明
关键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盐霉素钠;大鳞大麻哈鱼胚胎细胞(CHSE-214);胖头上皮瘤细胞(EPC)
-
虹鳟fabp1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作者:任广明;林玉杰;徐黎明;赵景壮;邵轶智;卢彤岩
关键词:虹鳟;fabp10;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代谢
-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为伦;赵景壮;卢彤岩;邵轶智;任广明;徐黎明
关键词:鲑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疫苗
-
一株虹鳟源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樊丹;邓福容;李绍戊;卢彤岩;刘红柏;王荻
关键词:虹鳟;枯草芽孢杆菌;产酶性能;抑菌特性;黏附特性
-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敏感细胞系比较及其在CHSE-214细胞上的增殖特性
作者:赵文闻;徐黎明;陈桂花;段凯越;赵景壮;任广明;邵轶智;张颖;卢彤岩
关键词: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大鳞大麻哈鱼胚胎细胞;虹鳟性腺细胞;病毒载量
-
益生菌在虹鳟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樊丹;李绍戊;卢彤岩;王荻
关键词:益生菌;虹鳟;益生效果;益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