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鲁成银
作者: 鲁成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理标志;茶叶;茶文化;国际传播
期刊名称: 农业考古
ISSN: 1006-2335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茶叶种植区域辽阔,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文化多样,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地理标志茶叶产品;这些独特品质和声誉的茶叶产品,符合多样化、个性化消费趋势;对我国种类众多地理标志茶叶的基因密码研究,挖掘利用其特色品质、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人文艺术和精神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从以传统的大宗茶出口为主,发展到高品质特色茶和茶文化出口并重,推进"互联网+地理标志茶叶+旅游"服务,对增加茶农收入,改善农村自然和人文环境,提升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展示宣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支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类号: TS971
- 相关文献
[1]我国茶史简述. 李昕升. 2011
[2]海南茶叶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价值. 高慧,郭梦宇. 2024
[3]办出特色 更富魅力. 庄雪岚. 2007
[4]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特性及品牌战略研究. 姜含春,赵红鹰. 2009
[5]云南省茶叶地理标志产品培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伏成秀,鄢文光,袁媛,杨济达,刘树芳,万思琦,董云峰. 2023
[6]陶瓷茶具的流变. 龚雪. 2013
[7]对贵州茶文化研究的思考. 周培霞. 2009
[8]光辉灿烂的象山茶文化. 何莲,张易,张其生. 2015
[9]浅谈中国茶具发展. 龚雪. 2013
[10]光辉灿烂的黔茶文化. 张其生,孙玉玲. 2009
[11]话说我国民间的茶礼仪和茶俗. 曹雨. 2011
[12]“和谐”:茶文化的核心思想. 朱海燕,王秀萍,李伟,刘仲华. 2012
[13]中国传统茶审美方法略论. 朱海燕,王秀萍,刘德华,刘仲华. 2011
[14]我国茶文化及茶审美认知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刘德华. 2009
[15]朱权《茶谱》的“清逸”审美思想.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 2011
[16]试论茶文化的起源——和“原始茶道”论者商榷. 章传政,朱世桂,黎星辉,朱自振. 2006
[17]茶的起源及饮茶习俗的全球化. 刘馨秋,朱世桂,王思明. 2015
[18]台湾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刘馨秋,王思明. 2016
[19]潮汕工夫茶文化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洪少朋,马华明,李丹霞. 2017
[20]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续). 程启坤.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荧光方法在酶抑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正浩;郝振霞;陈红平;鲁成银
关键词:酶抑制法;乙酰胆碱酯酶;荧光检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
茶叶感官描述语体系构建及团体标准《茶叶感官风味轮》解读
作者:张颖彬;刘栩;鲁成银
关键词:茶叶;感官审评;茶叶感官描述语体系;茶叶感官风味轮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申报解读
作者:鲁成银
关键词:茶;制茶技艺;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GB 31608—2023)解读
作者:汪庆华;邢航;鲁成银;王晨;刘新
关键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茶鲜叶;原料要求;感官要求
-
酸体系下改良分散固相萃取用于茶叶农残快速检测的前处理技术
作者:吴正浩;郑芹芹;郝振霞;王晨;陈红平;鲁成银
关键词:茶叶;基质干扰;前处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
加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鲁成银
关键词: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
-
茶叶基质对胆碱酯酶活性干扰水平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芹芹;金莉莉;吴正浩;陈红平;郝振霞;鲁成银
关键词:酶抑制法;茶叶;基质干扰;胆碱酯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