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AST~(TM(磁在快))沙门氏菌测试盒在沙门氏菌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陶文靖

作者: 陶文靖;曲连海;贾晨;刘磊;高琦;小池;尹艳;王文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沙门氏菌;食源性致病菌;免疫磁珠;测试片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导刊

ISSN: 1674-0270

年卷期: 2016 年 16 期

页码: 62-64

摘要: 据美国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部门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沙门氏菌每年在美国导致的医疗花费达到37亿美元,这个数据将沙门氏菌排在了美国食源性疾病花费最高的15大致病菌之首。另外,一系列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也表明,沙门氏菌早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传统沙门氏菌检测技术存在耗时、繁琐、低效等缺点,故快速、灵敏、可靠的新型快速检测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将免疫学和生物化学技术有机结合,利用微生物特异性免疫磁珠和微生物测试片实现待检致病菌的双重筛选,大大提高了沙门氏菌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明显高于同类产品,并大幅度缩短检测时间。

分类号: TS207.4

  • 相关文献

[1]市售鸡肉产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的研究. 孙晓明,张海妍,张松山,孙宝忠. 2010

[2]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在沙门氏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班美静,满燕,潘立刚. 2019

[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单链抗体磁珠的制备与评价. 范一灵,George C.Paoli,宋明辉,史贤明,杨美成. 2021

[4]免疫磁珠荧光染色法在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吴殿水,王新芳,朱妍妍,袁相恋,党光辉,王嘉. 2023

[5]采用免疫磁珠富集呋喃唑酮残留标示物的研究. 曾鹏,刘迎春,蒋蔚,李洑辰,陈永军,王民燕,薛俊欣,孙卫东,王权. 2016

[6]单增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磁珠分离方法的建立. 叶方钰,谢雨芮,王权,刘爽,张海洋,韩先干,蒋蔚. 2023

[7]布鲁氏菌免疫磁珠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孙晶晶,曹小安,吴锦艳,尹双辉,周建华,兰喜,李学瑞,刘永生,尚佑军. 2020

[8]食品加工过程中致病菌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 史贤明,施春雷,索标,吴正云. 2011

[9]猪肉中常见致病菌的多重直接PCR法的建立与应用. 宋雪,赵格,王娟,黄秀梅,盖文燕,赵建梅,曲志娜,李月华,张林波,王君玮. 2017

[10]山东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 盖文燕,王娟,曲志娜,王君玮,黄秀梅,王玉东,赵思俊,洪军. 2015

[11]水产品中4种常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翁思聪,朱军莉,励建荣. 2011

[12]多频脉冲电子舌鉴别食源性致病菌. 赵广英,黄建锋,邓少平,田师一. 2009

[13]多重PCR鉴定动物源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方法的建立. 盖文燕,王君玮,王娟,曲志娜,黄秀梅,赵思俊,李玉清,翟海华. 2014

[14]食源性致病菌焦磷酸通用引物测序方法的建立. 赵新,王永,兰青阔,陈锐,朱珠,余景会,李欧静,郭永泽. 2013

[15]鸡蛋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预测模型研究. 赵格,宋雪,赵建梅,王娟,曲志娜,黄秀梅,刘鲜鲜,王君玮. 2016

[16]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白亚龙,索玉娟,周昌艳. 2017

[17]红薯淀粉废水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张可可,王雅棋,张莉,刘吉雨,王伦,曾晓瑜,于少猛,张广乐,席宇. 2017

[18]鲜切果蔬抗菌物质与抗菌包装应用研究进展. 刘勇,严志鹏,陈杭君,邵平. 2019

[19]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陈秀琴,黄梅清,郑敏,陈少莺. 2018

[20]新疆2018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监测及分析. 杜冬冬,殷月兰,钱晶,王静,王国红,罗瑞峰,康立超.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