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青期水氮耦合对宁夏灌区早熟冬小麦物质积累、氮素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进尚

作者: 何进尚;张维军;王小亮;亢玲;陈东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宁夏灌区;返青期;水氮耦合;物质积累;氮素运移;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72-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给宁夏灌区冬小麦返青后合理水氮运筹提供理论支撑,返青后采用不同灌水时期、不同施氮量的耦合滴灌方式,分析早熟冬小麦物质形成、氮素运移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返青后水氮耦合处理单株总干物质量呈现“S”形变化,明显促进了抽穗期单株叶和抽穗后单株茎干物质量的增加,最终单株总干物质量呈现T3(N0)、T8(N1)、 T13(N2)处理较好(即4月6日滴灌表现较好)。返青后水氮耦合处理有利于单株氮素积累,过早灌水(不施氮)不利于氮素积累;在所设置的施氮范围内,单株氮含量随着追施氮肥的增加而增大(N2>N1>N0),单株叶、茎氮含量返青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抽穗期达最大值。适时水氮耦合处理对产量影响较大,过早或过迟对产量影响小。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距离为37.23时分为处理和CK两大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较CK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最大值均出现在4月6—13日。综合分析认为,返青期(4月6—13日)水氮耦合滴灌处理干物质积累、氮素运移及产量表现最好。说明宁夏灌区早熟冬小麦返青期适宜的水氮滴灌时期为4月6—13日,追施纯氮量最佳为45.0 kg/hm~2。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返青期渍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甄博,周新国,李彩霞,陆红飞,刘冰. 2016

[2]秸秆还田量对水旱轮作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白建忠,陈泽,丁永锋,张珞,赵营. 2017

[3]宁夏灌区春小麦育成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方亮,董建力,李华,张双喜. 2008

[4]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陈娟,刘婷婷,吕晓东. 2017

[5]不同水氮处理对盐渍土水氮盐变化和燕麦产量的影响. 张鹏,蒋静,马娟娟,杨治平,王永亮. 2018

[6]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半干旱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徐泰森,孙扬,刘彦萱,孙云云,高玉山,刘方明,窦金刚,侯中华,刘慧涛. 2016

[7]不同灌溉技术下水氮耦合对小麦光合特性、灌水利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翠民,杨永辉,何方,韩伟峰,王小非,武继承. 2020

[8]负压供水下水氮耦合对温室辣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马艳华,任秀娟,杨慎骄,宗洁,孙浩,吕谋超,吴大付. 2017

[9]阴山北麓向日葵需水规律及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张婷婷,段玉,张君,安昊,梁俊梅,范霞,韩振勇,吴胜. 2023

[10]水氮耦合对烟株生长、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余小芬,张晨东,解燕,吕亚琼,付斌,孔垂思,彭荣珍,庄云,邱学礼. 2016

[11]水氮耦合对香料烟生长发育、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张晨东,邱学礼,王攀磊,余小芬,彭荣珍,孔垂思. 2016

[12]水氮耦和对春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戴相林,廖文华,高小丽,马瑞萍,王珊珊,张玉红. 2016

[13]干旱区水氮耦合效应对棉花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杨首乐,邓忠,翟国亮,李迎,宋志伟,景明. 2016

[14]水氮耦合对棉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产量效应的影响. 徐彦军,廉苇佳,刘翔宇,斯拉依丁·司马义,唐秋菊,艾尼瓦尔·阿不都拉. 2022

[15]水氮耦合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尔晨,林涛,王家勇,徐彦军,徐高羽,夏文,汤秋香. 2021

[16]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侯献飞,宋贤明,李强,顾元国,苗昊翠,曾幼玲,郭美丽,贾东海. 2024

[17]不同水氮运筹对滴灌冬小麦根系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薛丽华,赵连佳,陈兴武,雷钧杰,赛力汗·赛,乔旭,张永强. 2017

[18]干旱盐渍化地区控释肥水氮耦合效应与制度优化. 李仙岳,辛懋鑫,史海滨,闫建文,赵春燕,郝云凤. 2022

[19]水氮耦合对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植株吸氮量及产量的影响. 杨世丽,贾秀领,张凤路,马瑞昆,孟祥法,李爱华. 2008

[20]水氮耦合对旱藕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樊吴静,谭冠宁,罗兴录,罗维钢,何虎翼,李丽淑,杨鑫,唐洲萍.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