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虫胺及其代谢物UF和DN在水稻上残留行为及其储存稳定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月梅

作者: 杜月梅;高丽萍;邵华

作者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呋虫胺;最终残留;稳定性试验;水稻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2 年 59 卷 003 期

页码: 663-6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呋虫胺及其代谢物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脲(1-methyl-3-[(3-tetra-hydrofuran)methyl]urea,UF)及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二氢胍盐(1-methyl-3-[(3-tet-rahydrofuran)methyl]dihydroguanidine,DN)在水稻上的储存稳定性及其残留行为.[方法]在上海、安徽等12地开展呋虫胺在水稻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样品经乙酸乙腈提取,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过膜,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在0.05~0.5 mg/L的添加水平范围内,水稻中呋虫胺的平均回收率在86.8% ~97.5%,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6% ~6.9%;UF的平均回收率在91.9% ~96.4%,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6% ~6.1%;DN的平均回收率在86.1% ~97.8%,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5%~7.0%,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最小检出量均为2.5×10-11 g.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用药量为制剂40 g/hm2(120 g a.i/hm2),施药2次,施药间隔10 d,采收间隔期14和21 d,分别采收稻谷(稻壳、糙米)和秸秆,秸秆、稻谷中呋虫胺的残留量均小于0.5 mg/kg;秸秆、稻谷中代谢物DN残留量均小于0.2 mg/kg;秸秆、稻谷中代谢物UF残留量均小于0.2 mg/kg.稳定性试验也表明: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在-20℃冰箱储藏稳定.[结论]测得数据均符合我国对水稻中呋虫胺残留限量的要求,实验药品在-20℃冰箱储藏稳定,检测数据有效,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用药量为制剂40 g制剂/667m2(120 g a.i/hm2),于水稻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10 d,采收安全间隔14 d.

分类号: S511%TQ453.1%S48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