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及机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施江

作者: 施江;张盛;陈爱陶;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茶;红茶;心血管疾病;有效成分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19 年 6 期

页码: 6-11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命健康最具危害的疾病,大量研究表明饮茶对心血管健康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饮用绿茶和红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及其功效成分.

分类号: TS272`R54

  • 相关文献

[1]8份茶树新品系加工红绿茶的适宜性. 陈正武,陈娟,曹雨,郭燕,杨春,张小琴. 2016

[2]茶叶香气成分中芳樟醇旋光异构体的分析. 杨停,朱荫,吕海鹏,马成英,张悦,施江,刘爽,林智. 2015

[3]茶树鲜叶采前诱导和采后加工对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香气的影响. 施江,王佳童,彭群华,吕海鹏,Susanne Baldermann,林智. 2023

[4]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2023

[5]不同季节翠玉品种3大茶类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潘顺顺,赖幸菲,孙伶俐,黎秋华,向丽敏,孙世利. 2017

[6]三类茶中茶氨酸、咖啡碱及多酚类的比较分析. 陈小强,叶阳,成浩,尹军峰,孙成. 2007

[7]湖南红、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禹利君,包小村. 2009

[8]3类茶中水溶性多糖及蛋白质的含量分析. 叶阳,陈小强,苏丽慧,唐东东. 2008

[9]黄山夏季鲜叶绿茶和红茶适制性研究. 雷攀登,黄建琴,周汉琛,胡善国,丁勇. 2016

[10]金萱品种夏暑茶类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赖幸菲,孙世利,李裕南,庞式,李振声,潘顺顺. 2015

[11]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多茶类品质差异分析. 游小妹,韩奥迪,李鑫磊,孔祥瑞,钟思彤,郭玉琼,单睿阳,陈常颂. 2023

[12]加强名优绿茶生产技术研发 促进湖南茶叶稳步发展. 郑宏发,常硕其,黄怀生,袁英芳,黄仲先. 2008

[13]中国和印度茶叶出口竞争力比较. 赵长和. 2016

[14]红绿茶兼制型全自动生产线设计与应用. 包小村,汤哲,黄怀生,赵熙,周建勇,朱克军. 2015

[15]普洱茶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东方,何普明,林智. 2007

[16]安徽红绿茶中主要生化成分构成特点研究. 赵和涛. 1991

[17]茶树新梢中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对茶树品种品质的影响. 魏芳华,李春华. 1994

[18]中国茶业战略转移的思考. 张顺高,梁凤铭,王海思. 1988

[19]4个特色保靖黄金茶茶树新品系植物学特征及红、绿茶适制性研究. 宁静,刘振,刘文武,王俊华,罗金波,向天颂,龙秀姣,张爱花,赵洋,杨培迪,成杨,璩馥榕,李健权. 2024

[20]绿茶及红茶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布特征及呈味特性. 李玮轩,邵晨阳,严寒,张悦,吕海鹏,林智,朱荫.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