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林草间作系统根层结构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昌军
作者: 白昌军;虞道耿;陈志权;刘国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刚果12号桉;林草间作系统;根系结构;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3 年 34 卷 09 期
页码: 1844-185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试验对6 a树龄桉树人工林12个牧草间作3 a后间作系统根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牧草3 a后桉树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树基50~100 cm的行间,间作禾本科牧草限制了桉树根系向行间(4 m)伸展,而间作豆科牧草促进了桉树根系向行间伸展。桉树根系主要集中在10~50 cm的土层,占总根量的74.81%,间作禾本科牧草抑制了桉树根系向浅层分布的可能,而间作豆科牧草后桉树根系向土壤中上层扩展,且更加集中在20~40 cm土层。
分类号: S792.39
- 相关文献
[1]刚果12号桉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研究初报. 谢龙莲,王真辉,刘小香,陈秋波. 2007
[2]桉树人工林间作豆科牧草适应性评价. 白昌军,虞道耿,陈志权,刘国道. 2014
[3]湿热带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开发研究——全垦法、免耕法对比及草种组合筛选. 何华玄,易克贤,黄慧德,刘国道. 2001
[4]牧草种子特性研究Ⅳ牧草种子生活力的研究. 宁布,包来晓,孙丽萍. 1992
[5]禾豆牧草混播增产增效研究进展. 苟文龙,李平,肖冰雪,张瑞珍,董臣飞,李达旭,师尚礼,白史且. 2020
[6]红三叶. 张文淑. 2002
[7]不同生态条件下适宜牧草品种的选择、栽培、加工与利用. 张玉发. 2004
[8]牧草种子特性研究Ⅱ.牧草种子水分状况. 宁布,包来晓,吴素琴. 1989
[9]河滨缓冲带植物根系和根际微生物特征及其对农业面源污染物去除效果. 尧水红,刘艳青,王庆海,肖波,宋佃丽. 2010
[10]耕作方式对根土关系的影响及CT技术在其研究上的应用. 郑洪兵,罗洋,李瑞平,隋鹏祥,王浩,袁野,刘武仁,郑金玉. 2021
[11]低钾胁迫下不同耐低钾玉米品种(系)开花后根系生长和结构的变化. 杜琪,赵跃,周东英,王晓光,蒋春姬,王婧,赵新华,于海秋. 2021
[12]草甘膦和百草枯对毛桃幼苗根系形态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郭磊,张斌斌,沈江海,何鑫,宋宏峰. 2020
[13]克氏针茅功能性状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及其异速生长分析. 安景源,李西良,丁勇,李芳,郭丰辉,马晖玲,高韶勃,李元恒. 2020
[14]基于土壤水动力学的树木根系吸水模型构建(Ⅰ)——单株. 杨新兵,余新晓,鲁绍伟,李永慈. 2008
[15]几种苹果砧木抗重茬效果比较试验. 王来平,薛晓敏,聂佩显,韩雪平,陈汝. 2019
[16]林草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研究. 白昌军,虞道耿,陈志权,刘国道. 2015
[17]刚果12号桉叶片水抽提物对4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秋波,王真辉,刘国道,白昌军,彭黎旭,贺利民. 2002
[18]刚果12号桉叶片化感物质的初步分离分析. 陈秋波,贺利民,袁洪球,彭黎旭,王真辉,白昌精. 2004
[19]刚果12号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王真辉,陈秋波,刘小香,谢龙莲,安锋. 2007
[20]间作牧草对桉树人工林生长量及凋落物的影响. 白昌军,虞道耿,陈志权,刘国道.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墨脱野生牧草资源营养价值分析与评价
作者:郭禹;蓝俊;李承臻;唐显翔;虞道耿;陈学达
关键词:野生牧草;资源利用;营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法
-
蝴蝶豆的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分析
作者:甄云楠;薛荟;王燕茹;袁秉琛;虞道耿
关键词:蝴蝶豆;营养价值评价;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
-
狗牙根产草量及营养成分综合评价
作者:黄春琼;刘国道;严琳玲;刘一明;董荣书
关键词:狗牙根;产草量;营养成分;综合评价
-
钝叶草种质资源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黄春琼;张瑜;王文强;董荣书;杨虎彪;刘国道
关键词:钝叶草;SRAP;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
结缕草属种质资源EST-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黄春琼;何潇;罗丽娟;董荣书;刘国道
关键词:结缕草属;EST-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
-
荔枝园分别间作距瓣豆与广东金钱草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袁秉琛;王燕茹;孙郁婷;李承臻;虞道耿
关键词:荔枝;间作;距瓣豆;广东金钱草;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荔枝园间作柱花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承臻;袁秉琛;王燕茹;蓝俊;罗丽娟;虞道耿
关键词:荔枝;间作;柱花草;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