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的营养生理作用及其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婷
作者: 郭婷;宋利文;高民;胡红莲;王典;兰儒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酵母培养物;作用机制;生产性能;应用效果
期刊名称: 饲料工业
ISSN: 1001-991X
年卷期: 2021 年 023 期
页码: 25-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大量研究表明,在动物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日采食量、稳定瘤胃内环境、调节免疫反应、减少分娩应激反应、降低CH4排放量及舍内有害气体生成量。这类产品中存在的大量活性物质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简要论述了酵母培养物的发现、研究进展,及其与其他类酵母制剂产品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酵母培养物的营养生理作用与机制,旨在为广大奶牛养殖者及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借鉴,最大限度地获取养殖效益。
分类号: S823.5
- 相关文献
[1]酵母培养物对奶牛产奶量及奶成分的影响. 吴子林,闫淑芬,胡志刚. 1996
[2]酵母培养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刘大程,程艳,卢德勋. 2011
[3]不同酵母培养物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闫碧川,李振乾,李胜利,王雅晶,曹志军,李元晓. 2018
[4]酵母培养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那日苏,桂荣,敖长金,赵青余,董志奎,马志福. 2004
[5]酵母培养物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武书庚,刘质彬,齐广海,李海燕. 2010
[6]酵母培养物对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和孵化性能的影响. 刘苑青,郭福有,杨纯芬. 2011
[7]酵母培养物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鸡蛋卫生指标的影响. 张嘉琦,秦玉昌,李军国,李俊,牛力斌,于治芹. 2017
[8]奶牛场TMR饲养技术应用效果试验. 高和坤,柳丽,李海兵. 2014
[9]氨基酸过瘤胃保护方法及其在奶牛营养中的应用. 郭玉琴,王加启. 2004
[10]奶牛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王海微,卜登攀,赵小伟,马露,李发弟. 2012
[11]奶牛乳腺炎疫苗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张哲,李新圃,杨峰,罗金印,王旭荣,刘龙海,李宏胜. 2015
[12]热应激对牛奶中乳蛋白含量和组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周旭,闵力,赵圣国,郑楠,王加启,杨开伦. 2017
[13]金银花提取物在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及炎症中的应用前景. 唐志文,蒋林树,杨亮,孙福昱,熊本海. 2018
[14]日粮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马冬梅,苗树君,马树东. 2008
[15]康奶宝(Power-cell)对患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刘大程,程艳,卢德勋. 2007
[16]高活性生物蛋白酶(Power-cell)对患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刘大程,程艳,卢德勋,金贤旭. 2007
[17]从营养角度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姜军,赵德兵,雒自全,马志鹏,谈飞,黄洁. 2011
[18]脂肪类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红敏. 2013
[19]饮水温度对高温环境下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军峰,高玉鹏,穆淑琴,王文杰,张斌,路超. 2008
[20]热应激对奶牛采食、消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温雅俐,杜瑞平,高民,姚焰础,马燕芬,肖融.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γ-多聚谷氨酸的研究进展及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前景
作者:孙燕勇;宋利文;张兴夫
关键词:γ-多聚谷氨酸;生物聚合物;理化性质;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
-
烟田土壤中残留除草剂的药害及修复研究概述
作者:闫萌;李倩;张翔;李亮;王典;李洪亮;闫海涛
关键词:烟草;除草剂药害;土壤残留;修复技术
-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芦丁缓解反刍动物SARA的作用机制
作者:许晓慧;白鹏翔;赵濛;李晓奇;胡红莲;刘大程
关键词:芦丁;网络药理学;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反刍动物
-
体外产气法评价8种新型非常规饲料的营养价值
作者:崔洪哲;杨坤;赵海霞;李颖丽;兰儒冰;胡红莲;张爱忠
关键词:发酵参数;非常规饲料;体外产气法;营养价值
-
高产和低产奶牛甲烷产量和产甲烷菌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祁杰;李大彪;牛晓雨;曲魏;胡红莲;高民
关键词:甲烷产量;产甲烷菌;奶牛;高产;低产
-
高精料日粮添加芦丁对奶牛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作者:杨永红;高民;崔洪哲;赵海霞;杨坤;霍鲜鲜;胡红莲
关键词:芦丁;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
-
复合菌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薛强;王岩;刘世雄;李松建;杨岚;胡红莲;高民;陈灰;刘大程
关键词:复合菌培养物;奶牛;生产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