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茶属于再加工茶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敏
作者: 王敏;胡伊然;陈浪琴;刘晓霞;郑文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类;黑茶;再加工茶
期刊名称: 贵茶
ISSN: 2097-2601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24-26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黑茶的茶类属性,根据陈椽教授提出的茶叶分类方法,从现有的加工概念和加工过程中渥堆技术属性两个层面论证黑茶属于再加工茶类。以此为基础就当前在黑茶方面的质疑和争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六堡茶、普洱茶都属于再加工茶类。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论黑茶不属于基本茶类. 王敏,郑文佳. 2022
[2]茶树新品系BJGF1-2茶类适制性鉴定及香气成分分析. 游小妹,李鑫磊,陈志辉,林郑和,钟秋生,单睿阳,陈常颂. 2021
[3]谈开发多茶类各优茶,提高我省茶业竞争力. 赵超艺. 2005
[4]茶与人参可同服吗?. 朱永新. 2008
[5]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茗科1号香气成分的影响. 张磊,杨如兴,陈芝芝,吴民亿. 2013
[6]茶树新品系‘玉翠’茶类适制性鉴定. 陈常颂,钟秋生,游小妹,余文权,林郑和,陈志辉,单睿阳,陈荣冰. 2017
[7]茶叶氟研究进展——累积特性、含量和人体健康关系评价. 阮建云,杨亚军,马立峰. 2006
[8]有机茶园的建立和管理. 虞富莲. 2010
[9]中国黑茶对FXR及LXR核受体的作用. 宋鲁彬,黄建安,刘仲华,黄浩,王坤波. 2009
[10]基于“乐活族”消费特征的湖南黑茶产品开发. 朱海燕,王秀萍,王厅,陈升毕. 2012
[11]中国黑茶对消化道肿瘤的作用. 宋鲁彬,黄建安,刘仲华,黄浩,王坤波. 2009
[12]茶叶对IBD肠道微生物菌群影响研究进展. 刘武嫦,仇云龙,周颖,杨哲,周琳,禹利君. 2016
[13]降低黑茶中可溶态氟含量的研究. 李荣林,祝雅松,李月双. 2010
[14]5种黑茶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 郑鹏程,刘盼盼,王胜鹏,滕靖,冯琳,郑琳,龚自明. 2018
[15]冠突散囊菌对夏秋绿茶发酵的影响. 龚受基,滕翠琴,曹惠怡,张均伟,谢加仕,蒙彦妃. 2020
[16]不同仓储地康砖茶生化成分比较分析. 乔小燕,陈维,马成英,操君喜,陈栋. 2019
[17]中国黑茶对PPARs的作用研究. 宋鲁彬,黄建安,刘仲华,黄浩,王坤波. 2008
[18]基于滋味和香气成分结合化学计量法鉴别不同贮藏年份的康砖茶. 乔小燕,操君喜,车劲,陈栋,刘仲华. 2020
[19]湘式柑普茶-湘柑茶主要化学成分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李想,付复华,潘兆平,王琛,何双. 2021
[20]湖南7个主栽茶树品种的黑茶适制性评价. 杨阳,刘振,赵洋,杨培迪,成杨,宁静.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施磷水平下外生菌根真菌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
作者:陈婷;陈于;朱灿灿;王磊彬;赵玉强;王武;章钰晨;朱汤军;王敏;张仕杰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外生菌根真菌;施磷水平;生长特性;土壤酶活性
-
外短缩茎割伤处理对结球甘蓝裂球时间的影响
作者:陈锦秀;薄天岳;邰翔;朱晓炜;王敏
关键词:结球甘蓝;外短缩茎;割伤处理;裂球时间
-
不同品种和工艺条件对白茶品质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夏长杙;杨天根;翟精武;蒲璐璐;刘亚兵;王敏;杨慧
关键词:白茶;工艺条件;茶树品种
-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关键词:红茶;滋味;影响因子;品质调控;光质;微生物
-
适合机械化移栽结球甘蓝新品种‘沪甘2150’的选育
作者:邰翔;陈锦秀;朱晓炜;王敏;孙建;卓昌盛;薄天岳
关键词: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系;宜机化
-
'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加工过程中内含成分的变化及品质分析
作者:罗金龙;陈盛相;郑文佳;杨肖委;张小琴;刘晓霞;沈强
关键词: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品质
-
施肥调控对设施甜瓜生长与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梁其干;张浩;胡国智;陈积豪;冯烔鑫;曹庆;王敏;符小发;闫淼;高强;张学军;周勃;王豪杰
关键词:甜瓜;长效肥;养分;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