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诱导不定芽的矮牵牛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陶妹英

作者: 陶妹英;贾彩红;徐碧玉;金志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矮牵牛;再生体系;不定芽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6 期

页码: 62-65

摘要: 以矮牵牛的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配比对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及生根的影响。得到了最适的直接诱导不定芽培养基的激素配6-BA1.5mg/L+IBA0.5mg/L、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的激素配比6-BA1.5mg/L+NAA0.3~0.5mg/L及生根培养基IBA0.03~0.05mg/L。并在时间上,从芽的长势、芽的生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直接诱导的不定芽比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不定芽所需的时间短、长势好、生根快。

分类号: S681.9

  • 相关文献

[1]矮牵牛‘漫波红色’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董亚茹,王照红,杜建勋,陈传杰,赵东晓. 2016

[2]苎麻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峰,陈建荣,郭清泉. 2009

[3]花椰菜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构建. 林珲,朱海生,陈敏氡,李永平,黄丽芳,王彬,刘建汀,叶新如,温庆放. 2017

[4]三角梅下胚轴再生体系的建立. 陆锦萍,冷青云,赵彤,孙鲁平,徐世松,尹俊梅,牛俊海. 2021

[5]杂合二倍体马铃薯RH再生体系的初步研究. 杨永智,张超. 2016

[6]白花除虫菊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艺萍,张丽芳,许凤,王丽花,苏艳,杨秀梅,蒋亚莲. 2023

[7]亚麻组织培养高频不定芽诱导体系. 张志扬,陈信波,张瑜,龙松华,高原,刘爱玲. 2007

[8]花魔芋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晓梅,张军,黄运军. 2015

[9]枣不定芽再生体系的研究. 王国平,李晓梅,陈秋芳. 2006

[10]蓝藻沼液对矮牵牛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 佘旭东,刘凤军,宋英,沈明星. 2013

[11]不同基因型矮牵牛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吕晋慧,王玄,王媛,杨明霞. 2011

[12]主成分分析法在矮牵牛种苗质量评价上的应用. 刘洪见,郑坚,张旭乐,陈义增,钱仁卷,张庆良,章莉莉. 2017

[13]矮牵牛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鲁娇娇,陶承光,王平. 2009

[14]矮牵牛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 鲁娇娇,张青,王平,侯超. 2013

[15]F3′5′H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与矮牵牛遗传转化. 司爱君,祝建波,李吉莲,邓福军. 2008

[16]矮牵牛花药培养的研究. 庞海峰,王平,姜策. 2007

[17]矮牵牛同源多倍体诱导及其初期表型差异分析. 蒋卉,袁欣,冯乃馨,张晶,李艳敏,符真珠,高杰,董晓宇,王慧娟,王利民,张和臣. 2019

[18]土壤水分调控对矮牵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白艳荣,蒋亚莲. 2019

[19]矮牵牛BBX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对不同光质的表达响应. 符真珠,蒋卉,王锐,王慧娟,李艳敏,徐梦岚,晁亚琮,董晓宇,高杰,王利民,张和臣. 2021

[20]矮牵牛F3'5'H基因在花瓣呈色中的作用解析. 符真珠,王锐,张泰然,王慧娟,高杰,李艳敏,蒋卉,王利民,袁欣,李彦邦,张和臣.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