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接种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氨基酸类物质的代谢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潇

作者: 李潇;吴兴壮;韩艳秋;张晓黎;高雅;王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北酸菜;风味;代谢组学;氨基酸;代谢途径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8 期

页码: 40-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氨基酸对人工接种发酵东北酸菜的风味形成有重要作用,该研究着重利用代谢组学对人工接种发酵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的氨基酸转化途径进行了研究.在酸菜接种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出的638种代谢物以氨基酸,多肽及其类似物为主(25.43%),且在发酵中期显著增加.人工接种发酵酸菜代谢途径主要与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其他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谢、核苷酸代谢等途径有关,且代谢途径涉及的化合物以多肽类为主(33.33%).在接种发酵过程中鉴定出 12 种对酸菜的酸味和鲜味具有重要贡献的氨基酸,并且20℃接种酸菜风味与滋味的形成集中在发酵前10天.此外氨基酸类代谢物显著富集的通路主要涉及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丝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以及赖氨酸降解.结果表明接种酸菜发酵过程氨基酸类物质代谢途径多变,并且对接种发酵东北酸菜的风味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TS255.5

  • 相关文献

[1]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肉鸽胸肌代谢差异. 沈晓晖,高瑞圆,侯浩宾,李欣,丁卫星,杨长锁,赵维民,姚俊峰. 2024

[2]焙炒时间对芝麻油风味及芝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赵赛茹,张丽霞,黄纪念,芦鑫,艾志录. 2016

[3]柠檬和宽皮柑橘果肉的氨基酸组成特征分析. 李文云,罗怿,柏自琴,王小柯,李金强. 2019

[4]不同来源地的余甘子果实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赵琼玲,金杰,沙毓沧,罗会英,瞿文林,段曰汤,雷虓. 2017

[5]不同透明包装材料对东北酸菜褐变品质的影响. 王琛,吴兴壮,高雅,张晓黎,韩艳秋,张华. 2019

[6]发酵工艺对东北酸菜褐变的影响及其优化研究. 王琛,高雅,张晓黎,韩艳秋,吴兴壮. 2019

[7]东北酸菜中产胞外多糖乳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在酸乳中的应用. 张天琪,张雪,孔保华,Huttunen Eine,杨贞耐. 2009

[8]东北酸菜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景秋菊. 2023

[9]东北酸菜发酵乳酸菌的筛选及评价. 赵玉娟,刘才子,高岩松,赵子健,高磊,杨舸,王超,李盛钰. 2024

[10]传统东北酸菜中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胆固醇特性研究. 马长路,焦梦丽,罗红霞,逄晓阳,芦晶,张书文,吕加平,妥彦峰. 2019

[11]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的隔年东北酸菜风味鉴别研究. 韩艳秋,叶春苗,王琛,张晓黎,李潇,高雅. 2023

[12]代谢工程和作物改良. 郑康乐. 2002

[13]大豆种子蛋白和脂肪组分及其相关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高倩,李海山,吕军海,王新栋,许皓月,蔡海燕,田建华. 2012

[14]GABA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代谢及生物学功能. 宋红苗,陶跃之,王慧中,徐祥彬. 2010

[15]产甲烷古菌研究进展. 承磊,郑珍珍,王聪,张辉. 2016

[16]低温对草菇高半胱氨酸水解酶代谢途径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 吴国铭,汪虹,陈明杰,鲍大鹏,万鹏. 2014

[17]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在动物中的代谢研究进展. 崔永荟,高金芳,陶燕飞,王玉莲,彭大鹏,袁宗辉,陈冬梅. 2016

[18]水稻化感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基因调控. 徐正浩,何勇,崔绍荣,李迪,赵明,张旭,余柳青. 2004

[19]糙皮侧耳发酵玉米秸秆转录组揭示木质素降解相关途径. 马蕊,赵飞,范寰. 2017

[20]黄连解毒散和黄霉素对不同日龄肉鸡回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袁林,李万利,杜晨红,王志祥,易宝弟,王明发.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