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分等效面设计法的建立及其用于三组分混合物等效面的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葛会林

作者: 葛会林;陶珊珊;朱祥伟;袁宏球;吕岱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均分等效面设计;混合物毒性;浓度加和;协同/拮抗;等效面;等效线;乙酰胆碱酯酶

期刊名称: 生态毒理学报

ISSN: 1673-5897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28-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等效线与等效面在化学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评价方面具有综合、直观、有效等特点。但目前等效面尚无有效的绘制方法,主要原因是三元混合物组分浓度配比缺乏有效、直观的试验设计方法。根据三组分混合物等效面的三角形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均分等效面设计(EESD)方法用于三元组分浓度配比试验设计。最终,得到了组分的9个毒性单位(EC50)比,分别是1:1:7、4:1:4、2:2:5、1:4:4、7:1:1、5:2:2、4:4:1、2:5:2、1:7:1。按照惯例还增加一个毒性单位比1:1:1的等毒性浓度比混合物射线。组分两两混合按照直接均分射线法进行毒性单位比1:5、2:4、3:3、4:2、5:1设计15个二元混合物射线。单个组分在浓度轴上的3个ECx点构成了等效面的3个顶点。这28个等效点采用基于三角形的3次插值得到混合物x%效应的观测等效面。基于EESD构建了[BMIM]BF4、灭多威、敌敌畏的混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效应为80%、50%、20%的等效面。等效面分析表明,除了1:1:7混合物射线在80%与50%效应时为拮抗作用外,三元混合物体系总体上为加和作用。同时给出了三元混合物EESD方法设计的一般规则。EESD方法可有效用于三元组分的浓度配比优化设计与三维等效面的绘制。

分类号: X171.5

  • 相关文献

[1]均分等效面设计法的建立及其用于三组分混合物等效面的构建. 葛会林,陶珊珊,朱祥伟,袁宏球,吕岱竹. 2018

[2]等效面法分析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联合作用. 葛会林,陶珊珊,智霞,袁宏球,苏冰霞,马晨. 2018

[3]重金属与有机磷农药二元混合物对卤虫联合毒性的评价及预测. 吴宗凡,刘兴国,王高学. 2013

[4]用三维坐标评判农药混用对多种害虫的联合作用及综合毒力. 顾中言,徐广春,徐德进,许小龙. 2014

[5]用等效线评判稻田“桶混”农药联合作用方式的研究. 顾中言,许小龙,徐德进,徐广春. 2013

[6]农药二元混用对二化螟、褐飞虱和灰飞虱的综合毒力与互作效应. 顾中言,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 2011

[7]鳞绿泥杆菌对马铃薯瓢虫幼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李卫伟,李友莲,张筱秀,郭艳琼,李秀岚. 2002

[8]毒死蜱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联合增效作用机理研究. 陆长婴,沈国清,张燕,沈明星,王海候. 2009

[9]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灵敏度筛选试验. 孙霞,王相友,王小瑜. 2009

[10]斑节对虾不同组织乙酰胆碱酯酶对三唑磷的响应. 李红艳,张喆,陈海刚,马胜伟,陈炜婷,蔡文贵. 2013

[11]PVA-SbQ法固定乙酰胆碱酯酶检测农药残留. 黄永春,刘红梅,傅学起,黄士忠. 2006

[12]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Dd-ace-1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彭德良,高必达,何琪. 2010

[13]柞蚕饰腹寄蝇不同地理种群的杀虫剂靶标酶和解毒酶活性分析. 贾萍,董绪国,李京生,姜义仁,魏金波,石生林,秦利. 2011

[14]转双价基因抗虫杨抑制美国白蛾的作用机理研究. 杨利艳,孙毅,崔贵梅. 2008

[15]胎牛血清乙酰胆碱酯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黄永春,刘红梅,彭祎,谭悠久. 2009

[16]海藻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Jcma1F17化合物研究. 王仲,林秀萍,周雪峰,万中义,王开梅,方伟. 2014

[17]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吕晓平,郭利静,李宁,魏月,杜海英. 2020

[18]不同品种棉花与棉铃虫互作过程中的酶活力变化. 张肖丽,张肖丽,张帅,雒珺瑜,张桂寅,崔金杰. 2018

[19]Cry8E亚致死浓度对马铃薯甲虫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 郭文超,岳明翠,阿布都热合曼·吐尔逊. 2016

[20]海木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的生物活性. 李典鹏,刘金磊,陈海珊,卢海啸,潘乔丹,曾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