麸皮的添加比例对全麦粉 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郝建宇

作者: 郝建宇;王敏;曹勇;马小飞;李晓丽;姜兰芳;张定一;霍卫光;姬虎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全麦粉;麸皮;吹泡特性

期刊名称: 粮油食品科技

ISSN: 1007-7561

年卷期: 2019 年 27 卷 005 期

页码: 10-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添加不同比例麸皮对小麦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国审强筋品种晋麦92号为原料,进行磨粉制得小麦粉,添加麸皮的比例分别为5%、10%、15%、20%、25%和30%,纯小麦粉和纯麸皮分别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采用电子粉质仪、电子拉伸仪和全自动吹泡仪等依照GB/T 14614—2006、GB/T 14615—2006和GB/T 14614.4—2005对其进行流变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麸皮的比例由30%降低到5%,沉降值、粉质稳定时间和拉伸能量逐渐升高,高吹泡最大压力和Dmax逐渐降低,吹泡曲线长度、吹泡充气指数和吹泡形变能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拉伸比例和吹泡曲线比值则是先升高后降低.麸皮添加比例为5%~25%的全麦粉均达到中筋乃至中强筋水平,可用于面条或馒头制作.

分类号: TS210.9

  • 相关文献

[1]麸皮的添加比例对全麦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郝建宇,王敏,曹勇,马小飞,李晓丽,姜兰芳,张定一,霍卫光,姬虎太. 2019

[2]挤压处理对麸皮、胚芽及全麦粉品质的影响研究. 汪丽萍,刘宏,田晓红,刘艳香,刘明,陈永红,谭斌. 2012

[3]铅冶炼污染区小麦籽粒镉含量及低积累品种筛选. 邢维芹,张红毅,Kirk G. Scheckel,吴龙华,李会勇,Aaron R. Betts,周通,李向东,卢一富,田会阳,李立平. 2015

[4]青稞全麦粉与面粉及其饼干的品质研究. 邓晓青,潘志芬,李俏,唐亚伟,张玉红,邓光兵,龙海,尼玛扎西,余懋群. 2019

[5]pH示差法测定黑小麦全麦粉花色苷及其体外抗氧化性. 耿然,刘贵巧,王慧真,魏志敏,李梦娅,宋雅,耿艳艳,李红民. 2020

[6]顶空固相微萃取全麦粉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徐鑫,毛红艳,王仙,哈力旦·依克热木,于明. 2018

[7]谷蛋白溶涨指数在小麦品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孙家柱,刘广田,苏青,田立平. 2006

[8]稳定化全麦粉的品质评价. 刘宏,汪丽萍,刘明,田晓红,刘艳香,陈永红,谭斌. 2012

[9]小麦及制品的营养特性与营养化途径. 宋归华,刘锐,王旭琳,吴桂玲,孙君茂,魏益民. 2020

[10]粟谷及全麦粉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袁佐云,朱运平,任晨刚,俞伟祖,刘红芝,王强. 2016

[11]复合酶制剂对全麦馒头品质的改良作用. 刘丽娅,岳颖,蔺艳君,周闲容,佟立涛,王丽丽,周素梅. 2019

[12]不同制粉方式对运黑161全麦粉加工特性的影响. 关硕1,2,刘瑞1,于章龙3,孙元琳1. 2022

[13]全麦粉面筋指数法在小麦育种中应用条件的研究. 宋昱,谢三刚,于章龙,谢飒英,任文斌,宋虹. 2015

[14]黑小麦全麦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研究. 孙元琳,崔璨,张陇清,马卫奇,谢三刚. 2014

[15]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全麦粉中的挥发性成分. 袁佐云,章晴,任晨刚,朱运平,俞伟祖,王强. 2016

[16]日粮精料中麸皮比例对西门塔尔杂交后备母牛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曹琼,霍菁菁,乌达巴拉·其其格,黄洁,申跃宇,王消消,姜军,莫放. 2011

[1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糜子中酚酸类化合物. 鹿茸,田琴,孙楠,乔治军,张丽珍,牛伟,单璐,冀佩双. 2014

[18]小麦麸皮的营养成分及其开发利用. 林琳. 2010

[19]糜子麸皮酚酸酶法提取工艺优化. 牛伟,鹿茸,张丽珍,乔治军,武凯,康俊彪. 2015

[20]不同溶剂对黍稷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 牛伟,乔治军,张丽珍,赵婷婷,张翔洲.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