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克多巴胺在反刍动物体内代谢及残留规律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汤超华

作者: 汤超华;张军民;李励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莱克多巴胺;反刍动物;代谢;残留;规律

期刊名称: 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与饲料毒理学学术讨论会暨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12 年

页码: 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近十几年来,"瘦肉精"事件在我国屡见不鲜,"瘦肉精"的滥用一直是危害我国食品安全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莱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第二代产品,具有使用效率高、代谢速率快等特点;反刍动物瘤胃代谢复杂性及莱克多巴胺的代谢特点,给对莱克多巴胺在反刍动物上的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综述莱克多巴胺在反刍动物体内代谢及残留规律的研究进展,分析我国未来莱克多巴胺在反刍动物上监管的关键点,为莱克多巴胺在反刍动物产品上的使用监管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肉牛血浆和尿液中莱克多巴胺残留消除规律分析. 梁晓维,年芳,张军民,赵青余,张凯,汤超华,李发弟. 2016

[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肠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的研究. 张丽芳,王霄旸,张涛,裘敏琪,薛飞群. 2009

[3]瘤胃纤毛虫在反刍动物营养和代谢中作用的研究概述. 高民. 1997

[4]瘤胃纤毛虫在反刍动物营养和代谢中作用的研究概述. 高民. 1992

[5]反刍动物乳腺氨基酸的吸收与代谢. 李喜艳,王加启,魏宏阳,卜登攀,胡菡,周凌云. 2010

[6]奶牛脂肪酸营养研究进展. 王加启,卜登攀. 2008

[7]2010年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Ⅱ.碳水化合物营养. 杨永新,王加启,卜登攀,李珊珊,袁廷杰,周凌云. 2011

[8]2010年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Ⅰ.脂肪(酸)营养. 杨永新,王加启,卜登攀,李珊珊,袁廷杰,周凌云. 2011

[9]2007~2008年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Ⅴ.脂肪(酸)营养. 哈斯额尔敦,王加启,卜登攀,胡菡,刘庆生,周荣,刘开朗. 2009

[10]2007~2008年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Ⅴ.脂肪(酸)营养. 哈斯额尔敦,王加启,卜登攀,胡菡,刘庆生,周荣,刘开朗. 2009

[11]反刍动物日粮能量与氮素的同步化. 乔国华,余成群,李锦华. 2013

[12]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Ⅳ.脂肪营养. 哈斯额尔敦,胡菡,王加启,卜登攀,刘庆生,杨光,赵小伟,刘开朗. 2010

[13]反刍动物乳腺氨基酸的吸收与代谢. 李喜艳,王加启,魏宏阳,卜登攀,胡菡,周凌云. 2011

[14]两种剂量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虹鳟体内的代谢残留. 于润林,崔舒云,程波,张欣,康铜,穆迎春,韩刚,宋怿. 2021

[15]UPLC-MS/MS法测定利巴韦林及主要代谢物在肉鸡组织中的残留. 徐俊,邬磊,赖艳,王梦芝,万伟杰,魏爱花,谢敏,肖勇,胡丽芳. 2020

[16]三聚氰胺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残留及代谢规律研究. 邓薇,刘永涛,艾晓辉,陈孝煊,马兵,穆迎春. 2010

[17]黄芩苷在中国对虾体内的代谢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李小彦,李健,潘鲁青,张喆. 2010

[18]模拟运输条件下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在鳜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李丽春,刘书贵,尹怡,马丽莎,单奇,戴晓欣,郑光明. 2016

[19]我国小麦中农药残留及代谢研究进展. 张昌朋,赵华,吴珉,蔡晓明,平立凤,何红梅,张春荣,胡秀卿,李振. 2013

[20]三聚氰胺在斑点叉尾(鱼回)体内的残留及代谢规律研究. 邓薇,刘永涛,艾晓辉,陈孝煊,马兵,穆迎春.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