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主要栽培果蔗品种红糖香气成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树河

作者: 张树河;李和平;李海明;李瑞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果蔗;红糖;香气成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3 年 009 期

页码: 153-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果蔗品种红糖的香气成分差异,探究果蔗红糖的特征性香味物质,为筛选红糖型果蔗品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福建省4个主要栽培果蔗品种红糖进行检测,分析其香气成分与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分析不同果蔗品种红糖的主要特征性挥发性成分。结果 4个不同果蔗红糖样品共检测出主要香气成分45种,主要包括烷类、醇类、酮类、吡嗪类、醛类、酸类、酚类、酯类等。其中反-2-甲基环戊醇、5-甲基-2-呋喃甲醇、2-甲基四氢呋喃-3-酮、5-甲基呋喃醛和2-甲氧基-4-乙烯苯酚为4个果蔗红糖共有的香气成分。对不同果蔗品种红糖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类统计表明黑皮果蔗红糖中吡嗪类物质占比最高,达60.08%;闽引黄皮果蔗红糖中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占23.93%,大田雪蔗红糖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为37.05%,同安果蔗红糖中烷类、醛类及酸类含量相当,分别为16.31%、15.76%及15.01%。挥发性成分PCA结果表明, 4个果蔗品种红糖分布在不同的4个象限,表明香气物质差异较大,闽引黄皮果蔗红糖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酮类、酸类、烷类和酯类;同安果蔗红糖香气成分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其他类、醛类、嘧啶类和醇类;大田雪蔗红糖香气成分起主要作用的是酚类和肼类,黑皮果蔗红糖香气成分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吡嗪类、烯类、吡咯类。结论 不同果蔗品种红糖有共有的香气成分,也有不同种类与特征性的香气物质,闽引黄皮果蔗是酮类和酸类,大田雪蔗是酚类和肼类,同安果蔗是其他类、醛类和嘧啶类,黑皮果蔗是吡嗪类物质。本研究结果为筛选具有不同香气成分的果蔗红糖品种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O657.63%TS255.7

  • 相关文献

[1]不同加工方式红糖营养成分与香气成分分析比较. 杨婷,沈石妍,王智能,杨柳,尚试雄,崔杰,应雄美. 2021

[2]甘蔗品种对红糖品质及抗氧化性的比较研究. 赵春杰,王辉,任军华,赵永亮. 2023

[3]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和水中5种挥发性农药助剂残留. 王珊珊,刘广洋,杜欣蔚,佘永新,王静,金芬,邵华,金茂俊,郑鹭飞. 2015

[4]添加红糖和芽胞杆菌对日本囊对虾室内集约化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 孙运忠,赵培,王彦怀,赵从明,邓应能,杨丛海,黄倢. 2012

[5]红糖加工型甘蔗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方法的建立. 杨柳,王智能,沈石妍,杨婷,陆鑫,郭家文,应雄美. 2021

[6]停加红糖对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水质和氮收支的影响. 韩天骄,徐武杰,徐煜,文国樑,胡晓娟,苏浩昌,曹煜成. 2020

[7]不同品种甘蔗制成的红糖品质差异研究. 王智能,杨柳,沈石妍,杨婷,尚试雄,郭家文,应雄美. 2021

[8]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 杨婷,王智能,杨柳,应雄美,尚试雄,崔杰,沈石妍. 2022

[9]两种碳源对猴头菇液体发酵中的多糖分泌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冷悦,王淑敏,王恩鹏,陈雪,李琼,唐敏,陆珠,杨阳,王欢,陈长宝. 2022

[10]溶解碳源与固体碳源对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的影响. 王瑞龙,陈钊,李健. 2023

[11]红糖粒径对颜色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张树河,李海明,李和平,李瑞美. 2022

[12]不同甘蔗品种对红糖的营养成分影响分析. 李廷洋,饶萍,贺尔奇,雷石富,卢加举. 2021

[13]几种主要糖品比较. 张福顺,於丽华. 2018

[14]新疆黄伞LL-01对12种碳源物质利用能力评价. 刘淼,林辰壹,曹艳,魏鹏,贾培松,马海. 2014

[15]甘蔗不同堆放时间对红糖品质的影响. 杨柳,王智能,杨婷,尚试雄,崔杰,沈石妍. 2022

[16]响应面法优化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红糖和酵母膏浓度. 范雷法,潘慧娟,Soccol CR,Pandey A. 2005

[17]红糖挥发性成分中关键香气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杨婷,王智能,杨柳,应雄美,尚试雄,崔杰,沈石妍. 2022

[18]贵州果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雷石富. 2010

[19]丘陵地区果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童晓利,徐生,伍冠锁,张海军,王庆南. 2003

[20]果蔗2号新品系品比试验初报. 张亦诚,雷朝云,刘凡值,谢惠珏,雷石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