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杂交品种吐丝持续期特性及其对播期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月娥

作者: 刘月娥;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徐田军;陈传永;张译天;王元东;刘秀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品种;吐丝持续期;播期;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9 年 45 卷 002 期

页码: 310-3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吐丝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研究其相关特性,对玉米生产意义重大.为准确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吐丝特性的差异及其对播期的响应,于2014年和2015年设置了3个玉米主推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京科968)的3个播期处理(早播:4月10日,中播:5月10日,晚播:6月10日),分析了各个处理间吐丝持续期的差异以及吐丝持续期与雌穗穗长变异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 表明:(1)群体吐丝持续期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先玉335 (9.12 d)>郑单958 (8.94 d)>京科968 (7.68 d).随时间推进,玉米每天吐丝的比例与天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函数关系,每天最大吐丝比例为先玉335 (16.51%)<郑单958 (17.07%)<京科968 (19.98%).京科968较郑单958和先玉335呈现吐丝集中,每天吐丝比例较高、吐丝持续期短的特点;(2)吐丝持续期在不同播期间差异显著,郑单958、先玉335和京科968不同播期间的吐丝持续期变幅分别为8.10~9.55 d、7.54~10.53 d和6.65~8.66 d,郑单958的吐丝持续期在不同播期间最稳定(CV=6.57%),其次为京科968 (CV=9.40%),先玉335的吐丝持续期在不同播期间的变化最不稳定(CV=11.68%);(3)吐丝持续期与雌穗穗长的变异系数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和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千粒重不相关.播期对玉米吐丝持续期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随吐丝持续期增加,玉米雌穗穗长的变异系数显著增大,群体果穗的整齐度降低,穗粒数显著减少,是玉米产量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低平原区一季玉米种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播期的响应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20

[2]播期对吉林省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魏雯雯,胡楠,胡文河,谷岩,曹玉军,吴杨,姚凡云,吕艳杰,谭国波. 2017

[3]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4]山西中部麦茬复播玉米丰产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武建凯,李占林,赵铭森,王小强,黄敏佳. 2011

[5]品种与播期对玉米丝黑穗病及青枯病发病的影响.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敏,王爱平,王召菊. 2014

[6]北疆麦田套种玉米研究. 王文静,郭斌,王友德,刘志刚,任林昌. 2002

[7]品种与播期对苔用大蒜产量的影响. 刘德凯,李正丽. 2015

[8]播期和品种不同对淮北地区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新勇,王友霜,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赵轶鹏,李思梦. 2019

[9]低温冷害下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月兰,孟维伟,南镇武,王娜,赵雪峰,张毅,王旭清. 2019

[10]淮北机插水稻播期与氮肥应用研究. 陆江林,徐宗进,张文毅,汪洪洋. 2014

[11]绵阳地区不同播期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丁凡,邹雪,陈年伟,刘丽芳,余金龙. 2019

[12]播期和品种对沿淮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赵莉,何贤芳,都斌斌,刘泽,汪建来. 2021

[13]播期对早熟籼粳杂交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李志瑛,郭莹,翟荣荣,叶胜海,叶靖,王健,王文颇. 2023

[14]冀西北冬麦北移适宜播期和品种的研究. 霍阿红,张志鹏,杨德智,付永斌,李强,张文祥. 2012

[15]大豆品种及播期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郭天文. 2014

[16]品种、密度、播期对带状小麦套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丽,常云龙,宋秀珍,连培红,刘彤,王国庆. 2016

[17]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抗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宁,赵士花,种冬冬,李静欣,王秀芹,董玲霞,杜宗清,李瑞. 2023

[18]晋西北不同生态区莜麦品种与播期试验. 李刚,胡世玲,李荫潘,李成雄,王忠智. 2011

[19]不同播期对糜子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景小兰,李志华,董旭. 2019

[20]四川盆地夏玉米适宜播期研究. 陈尚洪,陈红琳,郑盛华,吴铭,梁圣,沈学善,梅旭荣,刘定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