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江牡蛎中铝的化学形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玲

作者: 方玲;马海霞;李来好;杨贤庆;荣辉;朱长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江牡蛎;铝;形态;化学连续浸提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94-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中铝(Al)的形态分布,利用化学连续浸提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近江牡蛎总Al质量分数及Al存在形态进行初步研究,并对4种浸提液的浸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其优化参数为0.5 mol·L~(–1)氯化钾溶液70 m L浸提2 h,去离子水70 m L浸提2 h,4 mol·L~(–1)盐酸溶液70 m L浸提2 h,浓硝酸70 m L浸提2 h。此条件下,近江牡蛎整体中Al形态存在有机铝<铝离子(Al~(3+))<水溶态铝<氢氧化铝[Al(OH)_3]<难溶态铝的分布规律,约77.36%的Al以难溶态存在,毒性较大的无机Al主要以Al(OH)_3的形态存在,占总Al的15.87%。通过模拟胃肠消化环境,测定近江牡蛎中Al的溶出率,模拟胃液可溶出Al占总Al的8.16%~32.11%,说明由于胃液的酸性和酶的作用,近江牡蛎中的Al在胃液中形态发生变化。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海藻中铝的化学形态分析. 尚德荣,赵艳芳,宁劲松,李晓川,翟毓秀,舒本胜,盛晓风,郭莹莹. 2011

[2]海藻中铝形态分析技术. 尚德荣,赵艳芳,张继红,宁劲松,翟毓秀,郭莹莹,丁海燕,盛晓风. 2013

[3]福建太平洋牡蛎种群微卫星DNA分析. 陈曦,黄勤,江锦祥,马平. 2007

[4]近江牡蛎膜分离联产制备多糖多肽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杨大俏,王锦旭,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胡晓. 2020

[5]广东沿岸牡蛎体Cd含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贾晓平,林钦,蔡文贵,李纯厚. 2000

[6]华南沿海地区近江牡蛎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方玲,马海霞,李来好,杨贤庆,荣辉,朱长波. 2018

[7]近江牡蛎多糖的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能力分析. 杨大俏,王锦旭,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岑剑伟,王悦齐. 2020

[8]响应面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多肽联产的酶解工艺. 杨大俏,王锦旭,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 2019

[9]中国海洋贻贝观察:华南沿海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体多氯联苯含量时空变化. 甘居利,贾晓平,林钦,蔡文贵. 2009

[10]粤西镇海湾近江牡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苏天凤,江世贵,朱彩艳,吴进锋. 2004

[11]近江牡蛎在净化和生态冰温保活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费星,秦小明,林华娟,沈建,章超桦. 2010

[12]健跳港上游湾区牡蛎潮间带分带格局和资源补充研究.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祁拥华,叶春宇,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13]近江牡蛎对Pb的累积和排出. 陆超华,周国君,谢文造. 1999

[14]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变化及细菌产酶能体内细菌的周年力. 王瑞旋,冯玉婷,冯娟,王江勇. 2012

[15]近江牡蛎与太平洋牡蛎的同工酶鉴别. 黄勤,马平,赵蓉,林能锋. 2004

[16]华南沿海养殖近江牡蛎的分类研究. 苏天凤. 2006

[17]近江牡蛎冻干组织糖原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王岩,吴彪,刘志鸿,陈夕,于涛,王振原,孙秀俊,周丽青,郑言鑫. 2023

[18]性类固醇激素在近江牡蛎性腺发育周期的分布特征. 朱妍,王文静,夏苏东,刘志鸿,孙秀俊,周丽青,张秀梅,吴彪. 2023

[19]湛江官渡近江牡蛎养殖水细菌群落的DGGE指纹分析. 兰兰,刘广锋,王江勇,王瑞旋,刘文生. 2012

[20]海南岛沿海牡蛎体中PAHs的时空分布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于紫玲,林钦,孙闰霞,谷阳光,柯常亮,石凤琼.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