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野生阿魏菇原生质体的再生与单核菌株交配型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作者: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罗影;郝敬喆;祁颢萱;裴龙英;孙春花;贾文捷;贾培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阿魏菇(P.ferulae);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育种;交配型测定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1245-12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新菌种,为新疆野生阿魏菇新品种的保育及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原生质体制备技术获得阿魏菇单核菌株并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酶解3.5 h时,PL01、PL163与PL176等3株野生阿魏菇亲本菌株的原生质体释放量最大,浓度最高达20.6×10~5个/mL,通过优化的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最终获得50个单核菌株,亲本菌株PL163、PL01、PL176原生质体单核化率分别为25.68%、12.8%、10.8%,获得率较低。对其进行了交配型测定,每株亲本菌株得到2种交配型的单核菌株。其中,菌株PL01与PL163、 2种交配型获得比例均为1∶3,而PL1762种交配型获得比例为1∶4。每个亲本菌株与获得的单核菌株在菌丝长速、菌落形态方面均具有差异。以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株PL01-P16、PL01-P49、PL163-7、PL163-24、PL176-23、PL176-39作为杂交育种材料进行配对,获得12株性状优良的杂交菌株。拮抗反应表明,12株杂交菌株与亲本之间形成明显隆起的拮抗带,与亲本菌株显著不同。【结论】3株阿魏菇野生菌株在原生质体再生单核获得率、长速、形态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获得的杂交菌株为新疆阿魏菇新品种的保护奠定了基础,并为选育优良阿魏菇杂交品种提供了良好的种质材料。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金针菇褐化病毒(FvBV)脱毒方法. 张俊玲,章炉军,刘建辉,李亮,尚晓冬,谭琦. 2015

[2]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及单核体的特性. 周峰,杨焕玲,赵妍,姜淑霞,陈明杰,李正鹏,查磊,李玉. 2023

[3]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白灵菇菌种提纯复壮中的应用. 李莎,刘宇,马康,马元伟,李明,许峰. 2015

[4]桑树育种研究概述. 孙日彦,梁明芝,宋慧贞,樊孔彰,王林. 1995

[5]张謇在中国近代棉种改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徐纪嘉,何林池. 2001

[6]我国的花生品种资源及其在育种上的利用. 栾文琪,顾淑媛. 1993

[7]体细胞杂交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开发利用. 李培夫. 2005

[8]北方类梅花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张铁华,赵新兵,祝茜,张加延. 2015

[9]灯盏花三倍体培育及生物性状的观察研究. 吴红芝,梅琳,郑思乡,杨生超,李晓波. 2011

[10]枇杷果实育种目标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的表现. 余东,许家辉,魏秀清,许玲,黄金松. 2008

[11]酱香型酒用糯高粱研究进展. 丁延庆,周棱波,汪灿,曹宁,程斌,高旭,彭秋,邵明波,张立异. 2019

[12]茶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2001

[13]广西木薯诱导开花结实及发芽试验研究初报. 甘秀芹,陆柳英,何虎翼,唐秀桦,胡泊,吴延勇,宁秀呈,韦广泼. 2009

[14]茶叶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2001

[15]白灵侧耳(白灵菇)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谭笑,滕立平,路杨,李莉,李慧,温嘉伟,李玉. 2015

[16]西丰杨选育试验研究. 郑淑霞,王占林. 2004

[17]秋季水果黄瓜花粉萌发及其对授粉效果影响的研究. 丁小涛,许真,金海军,张红梅,余纪柱,袁继芳. 2016

[18]东北地区类梅花新品种选育. 张铁华,张加延,李锋,唐士勇,刘宁. 2010

[19]农作物杂交育种中亲本优选和组配研究的进展与动向. 胡婷婷,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赵轶鹏. 2017

[20]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苤PX10-3'的转育与利用. 吴国平,王建华,毛忠良,王伟,陈智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