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长日晒茶花品种的调查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过聪

作者: 过聪;张庆华;向发云;曾祥国;宋粤君;韩永超

作者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工程学院

关键词: 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耐高温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8 年 S2 期

页码: 124-128

摘要: 2018年夏季,持续40 d的高温晴热导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保存的茶花品种出现晒伤症状。通过对引进的28个茶花品种共170份露地栽培材料进行栽培表型观测和灾后调查,研究了茶花晒伤程度、晒后30 d恢复程度与植株品种、生长类型、株高、冠幅、分枝数、分枝角度等性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茶花晒伤程度与植株冠幅、分枝数和生长类型更相关,与品种较不相关;茶花植株在晒伤后的恢复生长速度与品种密切相关。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说明植株表型性状和晒后恢复程度都是茶花栽培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并以此筛选出8个较耐高温长日晒的茶花品种。

分类号: S685.14

  • 相关文献

[1]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35份籽用型工业大麻种质综合评价. 高佳缘,武新娟,唐贵,隋冬华,张冬雪,李鑫,孙伟,吴建忠. 2023

[2]中原经济区农业节水分区研究. 赵俊伟,尹昌斌. 2017

[3]河北省夏玉米田杂草群落数量分析. 李秉华,张宏军,段美生,刘小民,王贵启. 2014

[4]耐高温陆地棉品种综合评价及优良品种选择. 赵龙,艾尼瓦尔·阿不都拉,郭峰,彭华,吾甫尔·阿不都,王瑞华. 2011

[5]枇杷种质数量分类中系统聚类方法的探讨. 胡文舜,骆键夫,黄爱萍,许奇志,李韬,魏秀清,张立杰,郑少泉. 2009

[6]广西28个区试甘蔗品种抗旱性分析. 廖洁,刘铭,牛俊奇,杨丽涛,李杨瑞,王爱勤. 2011

[7]甘薯瘟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及系统聚类分析. 刘中华,余华,方树民,许泳清,邱永祥,蔡南通. 2014

[8]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草地退化等级数量分析. 王明君,韩国栋,赵萌莉,李海贤. 2007

[9]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组群杂交中籼稻亲本配组优势分析. 李爱宏,戴正元,肖宁,潘存红,张小祥,李育红,刘晓斌,刘广青,张洪熙. 2010

[10]高黄酮水稻品种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陈庭木,方兆伟,王宝祥,刘艳,邢运高,徐大勇. 2020

[11]不同植物Mlo基因全基因组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史建磊,万红建,熊自立,张海利,马彦如,苏世闻,宰文珊. 2020

[12]四百八十七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穗部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李清超,杨珊,张登峰,刘建新,孙开利,吴迅. 2024

[13]秋子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系统聚类研究. 焦培娟,郭太君,李继海,张亚凤. 1997

[14]安徽省地方桑树种质资源过氧化物同工酶差异性研究. 徐家萍,刘明辉,程备久,范久戈. 2001

[15]烟草甲对贮存烟叶选择危害的系统聚类分析. 陈茂华,孟国玲,龚信文. 2002

[16]灵芝属38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郑林用,张小平,黄小琴. 2006

[17]安徽省地方桑品种酯酶同工酶遗传差异研究. 徐家萍,刘明辉,程备久,范久戈. 2001

[18]35份新疆杏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及类型评价. 陈玲,王鹏,樊丁宇,周晓明,廖康. 2016

[19]设施番茄昆虫群落组成及时间动态的聚类分析. 邢鲲,曹俊宇,赵飞. 2019

[20]基于生根能力因子聚类的核桃楸扦插初选分析. 李香林,王国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