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稻作区稻瘟病菌AvrPik等位基因的变异监测与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危艺可

作者: 危艺可;王倩;吴伟怀;陆英;贺春萍;梁艳琼;易克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瘟病菌;AvrPik等位基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57-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海南省地处热带。由于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光温资源优势,每年有大量的水稻材料在南繁区繁育与种植,给稻瘟病菌的变异及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Pik等位基因已被广泛地用作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主要抗源。为了解海南稻瘟病菌AvrPik等位基因的变异及多样性,本研究从海南稻作区采集穗茎瘟病样,通过单孢分离获得100株稻瘟病菌株。利用AvrPik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病原菌DNA,所得PCR产物经克隆、测序后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从100株菌株中鉴定出AvrPik_A、AvrPik_B、AvrPik_D、AvrPik_E和AvrPik_F共5种等位基因类型。其中AvrPik_D类型最多,出现频率为50.00%;其次为AvrPik_E类型,出现频率为32.08%;第三为AvrPik_B类型,出现频率为8.49%。在AvrPik等位基因核苷酸多样性方面,非信号肽区域多样性要明显高于信号肽区域。就群体受到的选择压而言,南繁种植区与常规种植区的稻瘟病菌群体的Ka/Ks值均大于1,分别为2.703 1和1.236 6,表明,无论是南繁区还是常规种植区,AvrPik等位基因均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压,且南繁区群体受到的选择压更强。上述5种不同基因型的代表菌株中菌株20MG48 (AvrPik_F)长势最快,其产孢量却最少。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海南稻作区AvrPik等位基因的群体结构,为本稻作区抗性品种的布局以及抗瘟育种计划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35.111.41

  • 相关文献

[1]稻瘟病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黄敏,卢代华,高方远,陆贤军,任光俊. 2007

[2]利用SSR技术研究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谢晶晶,姜华,毛雪琴,柴荣耀,邱海萍,张震,王艳丽,王教瑜,杜新法. 2015

[3]2007-2008年江苏省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 杨豪,任春梅,陈毓苓,范永坚,程兆榜,周益军. 2011

[4]江苏省稻瘟病菌的毒性多样性及水稻品种的抗病性. 陆凡,郑小波,陈志谊,刘永锋,王法明,范永坚. 2001

[5]稻瘟病菌致病机制及无毒基因的研究进展. 李露,李成云,杨明,万洪辉. 2001

[6]稻瘟病菌(poyricularia oryzae)培养滤液毒性研究. 谢海呈,杨学辉. 1996

[7]贵州稻瘟病菌遗传宗谱的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 杨学辉,袁洁,何海永,王云月. 2007

[8]贵州省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监测. 何海永,谭清群,杨学辉,陈小均,吴石平,王莉爽,袁洁. 2012

[9]贵州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监测. 何海永,杨学辉,陈小均,吴石平,谭清群,王莉爽,袁洁. 2013

[10]水稻抗性基因Pi对福建省稻瘟病菌优势菌群的抗性分析.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杨秀娟,代玉立,陈福如. 2017

[11]贵州山区稻瘟病菌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关系初步研究. 黄培英,向红琼,祖庆学. 2008

[12]稻瘟病菌致病稳定性和温光环境条件对水稻抗性反应的影响. M.A.Marchetti. 1989

[13]水稻Pi2/9位点3个抗瘟基因的抗菌谱及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素华,李智强,文婷,梁毅. 2012

[14]2006~2008年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何烈干,黄凌洪,兰波,张天才,李湘民. 2009

[15]利用稻瘟病菌粗毒素筛选水稻抗病突变体. 刘艳,迟铭,王宝祥,宋兆强,杨波,卢白关,李健,秦德荣,徐大勇. 2016

[16]稻瘟病菌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臧威,张兰兰,张国民,李柱刚,张淑园,孙剑秋,严善春. 2007

[17]稻瘟病菌致病性增强突变体B11的基因分析. 吴小燕,王教瑜,张震,井金学,杜新法,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姜华,王艳丽,孙国昌. 2009

[18]江西省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分析. 兰波,李湘民,何烈干. 2010

[19]稻瘟病菌孢子保存技术. 孙国昌,申宗坦,孙漱源,陶荣祥,施德. 1989

[20]利用卡氏白和尼罗红染色观察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结构. 顾卓侃,李玲,王教瑜,柴荣耀,王艳丽,张震,毛雪琴,邱海萍,孙国昌.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