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麻鲜皮加菌脱胶过程中有机物动态变化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源德

作者: 彭源德;刘正初;冯湘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麻鲜皮;加菌脱胶;振荡发酵;静置发酵;有机物

期刊名称: 中国麻作

ISSN: 1000-6338

年卷期: 1999 年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红麻专用脱胶菌T1163 分别在振荡和静置条件下,对红麻鲜皮进行了脱胶试验,测定了发酵液中的活菌量、pH 值、挥发酸、COD、还原糖、胞外可溶蛋白及脱落物量和总残渣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振荡条件下,54h 内完成红麻鲜皮脱胶;微生物在0~12h 旺盛繁殖;pH 值为6.5 ~7 .5;挥发酸峰值为236mg/l;COD在6h 出现峰值,为958mg/l;还原糖在0~24h 迅速下降。在静置条件下,48h 内完成红麻鲜皮脱胶;T1163 活菌量在6h 左右出现一个“低谷”;pH 值为5.0 ~6.0 ;挥发酸峰值为1920mg/l,COD和还有糖分别在12h 和6h 左右出现峰值。两种发酵体系中,脱落物和总残渣量均随着脱胶时间延长而增加,至完成脱胶时分别占麻重的18.51% ~20.05% 和4.1% ~5.52% ;可溶性蛋白质变化规律均类似于“M”型。

分类号: S563.5

  • 相关文献

[1]红麻干皮加菌振荡脱胶过程中发酵液成份的变化规律. 冯湘沅,刘正初,彭源德. 1997

[2]红麻干皮加菌脱胶过程中静止发酵液成份分析. 彭源德,刘正初,冯湘沅,戴小阳. 1997

[3]日粮精料进食水平对肉牛消化道营养物质流量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徐萍,莫放,陈瑶,姜军,高博,黄木家,姜莉. 2007

[4]内循环式葡萄国简介. 修德仁. 2012

[5]外源有机添加物对黄壤性质及黄壤吸附铬的影响. 杨斌,饶勇,黎成厚,肖华贵,李超. 2008

[6]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研究. 王宝申. 2007

[7]臭氧氧化-苦草深度处理对猪场尾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王俊力,陈桂发,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 2017

[8]运输条件下温度、盐度和pH值对眼斑双锯鱼亲鱼氨和有机物排泄的影响. 董少杰,梁拥军,孙向军,杨广. 2013

[9]盐渍化土壤施用有机物-脱硫石膏改良剂效果的研究. 邵玉翠,任顺荣,廉晓娟,曾秀文,贺宏达,宿晓东. 2009

[10]两级交替回流厌氧局部供氧生物膜技术对分散污水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 吴迪,钱姗,赵秋,高贤彪,郭锐. 2017

[11]不同日粮对肉牛瘤胃可发酵有机物和全消化道有机物表观消化的影响. 李雪娇,曹琼,张亚一,徐萍,姜军,高博,莫放. 2012

[12]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肉牛真胃营养物质流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黄木家,莫放,徐萍,姜军,高博,姜莉,陈瑶. 2007

[13]肉牛日粮补饲硫酸锌对有机物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14]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杨成行,李晓婷,袁建振,马清. 2018

[15]中国城市污泥应用对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丁洪,余居华,郑祥洲,张玉树,钟云峰. 2021

[16]臭氧对循环水养殖水体水质的净化效果及机理研究. 管崇武,张宇雷,宋红桥,张海耿,王健. 2018

[17]亚铁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能力的分层效应影响. 张燕,伏春燕,阎百兴,李新华,阎佩佩,魏祥法,石天虹,刘雪兰. 2019

[18]两级交替回流/厌氧/局部供氧生物膜技术对分散污水物和氮的去除效果. 吴迪,钱姗,赵秋,高贤彪,郭锐,李妍. 2017

[19]施用不同有机物后土壤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姚政,赵京音,蒋小华. 1997

[20]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 吴伟,余晓丽,李咏梅.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