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蜂花粉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佳林

作者: 杨佳林;朱青;孙丽萍;徐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蜂花粉;酚类化合物;比色法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4-390X

年卷期: 2010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142-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铁氰化钾法、Folin-Phenol法、酒石酸亚铁法测定油菜蜂花粉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铁氰化钾法和Folin-phenol法测定酚类化合物含量时,酚类浓度分别在0.6~1.7μg/mL,2.2~6.5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精密高,重复性良好。Folin-phenol法样品平均回收率是109.1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58%。铁氰化钾法样品平均回收率是96.516%,RSD为2.877%。Folin-phenol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均优于铁氰化钾法,更适合蜂花粉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该方法为蜂花粉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估提供参考。

分类号: S896.4

  • 相关文献

[1]油菜蜂花粉酚类化合物的初步分离和抗氧化性研究. 孙丽萍,杨佳林,徐响,朱青. 2009

[2]蜂花粉总黄酮检测方法的研究. 孙丽萍,田文礼,朱晓丽,董捷. 2007

[3]高粱籽粒中多酚类物质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 刘敏轩,王赟文,韩建国. 2009

[4]磷钨酸铯催化工业蔗渣木质素制备酚类化学品. 吴学众,卢波,杜芳黎,龙思宇,黄华林,唐培朵. 2018

[5]酚类化合物与食品大分子互作代谢研究进展. 任霞霞,刘连亮,张鑫,吴祖芳,吕亚宁,胡本峰. 2017

[6]表面活性剂辅助-凝固-漂浮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酚类化合物. 郭亚芸,丁燕,胡效亚,王建. 2015

[7]欧洲花楸与陕甘花楸的遗传差异性及其果实成分分析. 佘萍,马杰,贾宝光,余治家,王正安. 2020

[8]不同粒色青稞酚类化合物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及评价. 杨希娟,党斌,徐菲,樊明涛. 2017

[9]不同种皮颜色小豆及其芽苗菜功能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分析. 张晓燕,薛晨晨,黄璐,袁星星,陈新. 2021

[10]紫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法用于胆甾类人工受体对酚类的识别研究. 叶英,索有瑞,杨永晶,杨芳,韩丽娟. 2015

[11]特级初榨橄榄油中酚类化合物不同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李雪,张玉,王君虹,朱作艺,李利,章国祥,关荣发,Ayton Jamie,李文,王伟,刘军. 2020

[1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芒草~(60)Coγ辐照降解副产物. 李夏洁,李清明,苏小军,熊冬梅,胡秋龙. 2015

[13]酚类化合物的提取以及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余志雪,王辉,熊本海,石芳权. 2023

[14]微波处理对萌动亚麻籽酚类化合物油相迁移的影响. 秦晓鹏,黄沙沙,聂成镇,禹晓,邓乾春,相启森,朱莹莹. 2022

[15]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紫苏籽油中11种酚类化合物. 吴娆,马飞,张良晓,李培武,张文,张奇,李光明. 2016

[16]不同生境薇甘菊酚酸含量差异. 叶万辉,魏孝义,张朝贤. 2007

[1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芒草~(60)Coγ辐照降解副产物. 李夏洁,李清明,苏小军,熊冬梅,胡秋龙,熊兴耀. 2015

[18]栽培料纤维转化与食用菌酚类抗氧化营养的关系. 沈恒胜,陈君琛,汤葆莎,Cao R,Zhou T,Yang R. 2007

[19]脱脂椰子种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威,陈卫军,赵松林,夏秋瑜,黄玉林,李瑞. 2011

[20]酚类化合物对大白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赵军良,逯保德,徐鸿林,朱祯,赵美华,梁爱华.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