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中氢氰酸、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伟
作者: 王伟;王定美;李玮;李光义;邹雨坤;麦力文;李勤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嫩茎叶;种植后时间;氢氰酸;总黄酮;主要营养成分
期刊名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1674-7895
年卷期: 2017 年 01 期
页码: 84-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华南7号’(‘South China 7’)、‘华南9号’(‘South China 9’)和‘华南205号’(‘South China 205’)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种植后90、120、150、180和210 d的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中氢氰酸、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供试3个品种嫩茎叶作为饲料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种植后时间延长,3个品种嫩茎叶中的氢氰酸和总黄酮含量变化均呈波动趋势,其中,‘华南7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150和210 d显著降低(分别为347.843和320.507 mg·kg~(-1)),‘华南9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150 d最低(313.643 mg·kg~(-1)),‘华南205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210 d最低(75.103 mg·kg~(-1));‘华南7号’和‘华南205号’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在种植后120 d最高(分别为1.963%和1.917%),而‘华南9号’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则在种植后210 d最高(1.801%)。不同生长期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符合相关动物饲料的标准,而总磷含量均较低。其中,‘华南7号’嫩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总钙含量在种植后15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5.273%、7.687%、23.077%、7.157%和1.660%,其无氮浸出物含量(26.823%)相对较低;‘华南9号’嫩茎叶的上述5种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植后12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8.050%、6.990%、21.557%、8.467%和1.493%,其无氮浸出物含量(24.723%)相对较低;‘华南205号’嫩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在种植后12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4.273%、7.080%和7.633%,其粗纤维(18.470%)、无氮浸出物(32.037%)和总钙(1.323%)含量相对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华南7号’、‘华南9号’和‘华南205号’嫩茎叶作为饲料的最佳采收时间分别为种植后150、120和120 d。
分类号: Q946.8`Q945.3`S632.9
- 相关文献
[1]干燥温度对2个品种木薯嫩茎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王定美,王伟,李勤奋,李玮,程汉亭,李光义,麦力文. 2017
[2]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氢氰酸提取条件. 寇向龙,徐美蓉,张建平,赵宾宾,韩舜愈. 2016
[3]不同品种小米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分评价. 冯耐红,侯东辉,杨成元,陈丽红,李婧,岳忠孝,沈群,田翔. 2020
[4]饲料中氢氰酸的影响及脱毒方法比较. 寇向龙,李婷,徐美蓉,黄铮,王青,李晓蓉. 2020
[5]箭筈豌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评价. 陈旺,王宇慧,张晓冬,李俊峰,刘全兰. 2022
[6]高丹草的特性及生产管理技术. 周忠宇,董良利,平俊爱. 2012
[7]木薯叶片和块根中氰苷的快速提取. 周新成,陈新,卢诚,任军方,王文泉. 2020
[8]含氰糖苷类作物脱毒技术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义军,魏晓奕,王飞,李积华. 2013
[9]大豆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豆浆品质的影响. 杨道强,邢建荣,陆胜民. 2016
[10]生草覆盖对红巴梨采后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申仲妹,马光跃,武安昌,陈红玉,张金梅. 2012
[11]胡萝卜中α、β-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的遗传力研究. 欧承刚,庄飞云,赵志伟. 2007
[12]烤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释放量的差异性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蒯雁,杜咏梅,张怀宝,侯小东,荆聪莹,李小琴,李丹丹. 2014
[13]华南7号木薯茎叶营养价值评价. 周璐丽,王定发,张振文,陈松笔,周汉林. 2016
[14]木薯种质资源中醇腈裂解酶基因12G132600编码区终止突变及频率的研究. 周新成,陈新,卢诚,廖明馨,王海燕,唐清杰,任军方,王文泉. 2021
[15]不同地区玛伽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刘炜,罗玲,周虹,赵珊. 2016
[16]不同地方梨品种梨干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张莹,霍宏亮,凌益春,任伟春,杨晓乐,田路明,董星光,齐丹,徐家玉,刘超,曹玉芬. 2024
[17]基于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大小颗粒薏仁米判别. 刘星,范楷,杨俊花,宋卫国. 2019
[18]河北香菊与药用菊花的植物学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 刘灵娣,谢晓亮,李存东,马铭泽,周巧梅. 2008
[19]不同栽培基质对石韦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李莉蓉,尹小红,张平刚,黄荣韶. 2011
[20]“紫叶甘薯1号”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国平,赖来展.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解析
作者:程汉亭;严廷良;徐林;丁野;步连燕;杨阳;李勤奋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海南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
旱地小麦区试品系中抗旱高产相关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作者:高洁;王富延;宋国琦;孔淑鑫;李玉莲;张淑娟;张荣志;李吉虎;李根英;刘鹏;李玮
关键词:小麦;抗旱;功能基因;KASP标记;区试品系
-
小麦四个抗白粉病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作者:李玮;宋国琦;张迎迎;李玉莲;张淑娟;张荣志;李吉虎;高洁;李根英
关键词: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13;KASP标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花生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徐彪;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王伟;李玉发;吴松权;何中国
关键词:花生(Arachis hypogaea);SSR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指纹图谱
-
耕作与秸秆还田深度变化对不同土层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于洪久;王根林;段衍;刘峥宇;时妍;刘沣漫;王伟;邱广伟;孙磊;李玉梅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深度
-
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作者: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关键词:小麦;光能利用率;光能资源利用;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产量
-
污泥生物炭添加对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玮;汪军;徐汝民;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关键词:黑麦草;污泥/改性污泥生物炭;生物量;养分吸收;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