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丽

作者: 郭丽;王丽英;张彦才;史建硕;李若楠;王艳霞;任燕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化;施氮量;氮素吸收;土壤硝态氮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207-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华北地区山前平原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小麦合理的氮肥运筹。于2013-2015年2个小麦生长季,设置4个滴灌施氮量(N0-不施氮、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处理,研究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N1、N2和N3处理的小麦干质量及产量较处理N0显著增加,N1、N2和N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量对小麦茎秆的氮含量影响较大,但对籽粒氮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处理N3的小麦总吸氮量分别显著高于处理N0、N1和N2,但处理N1和N2之间无显著差异;氮肥收获指数以N2处理最高,氮肥当季回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施氮量超过240 kg/hm~2,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更加明显。采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38.46~250.78 kg/hm~2,经济施氮量为174.28~207.18 kg/hm~2。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条件下小麦滴灌经济施氮量以174~207 kg/hm~2为宜。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成熟期氮素分配和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王美,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郭明明,亓振. 2015

[2]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丁晋利,韩伟锋,何方. 2017

[3]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张丽霞,尹钧,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 2021

[4]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培武,石玉,赵俊晔,于振文. 2018

[5]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冠层光截获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郭培武,赵俊晔,石玉,王西芝,于振文. 2018

[6]基于硝酸盐的滴灌春小麦氮素追肥模型建立研究. 刘小芳,张泽,吕新,聂迎彬. 2017

[7]不同灌溉方式对设施土壤性状及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杨宁,王勇,王克安,宋计平,孙凯宁. 2018

[8]氮素用量对膜下滴灌甜瓜产量以及氮素平衡、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薛亮,马忠明,杜少平,冯守疆,冉生斌. 2019

[9]施氮量对北方梯田旱地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王平生,马忠民,韩宏,杨虎德,黄青岩,赵万千. 2016

[10]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叶东靖,高强,何文天,何萍. 2010

[11]施氮量对垄作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冯波,孔令安,张宾,司纪升,李升东,王法宏. 2012

[12]水氮互作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 2013

[13]不同施肥量和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刘红梅,修伟明,赵建宁,杨殿林. 2011

[14]施氮量对冀西北春玉米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王激清,刘社平,韩宝文. 2011

[15]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孙占祥,邹晓锦,张鑫,安景文. 2011

[16]氮肥用量对设施滴灌栽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毕晓庆,山楠,杜连凤,安志装,赵同科,张成军. 2013

[17]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郭丽,史建硕,王丽英,李若楠,任燕利,张彦才. 2018

[18]供氮水平和有机无机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王志勇,红梅,杨殿林,李鹏,庞凤梅. 2008

[19]春玉米产量、氮肥效率及土壤矿质氮对施氮的响应. 隽英华,汪仁,韩晓日,孙文涛,邢月华. 2014

[20]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冬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 张月霞,杨君林,刘炜,李龙,高亚军,肖玲玲,毛宁,田莲桂.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