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潜力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齐占会

作者: 齐占会;王珺;黄洪辉;刘永;李纯厚;陈胜军;孙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碳汇渔业;碳汇;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2 年 8 卷 01 期

页码: 30-35

摘要: 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吸收水体中的碳(C),收获养殖产品形成了一个"可移出的碳汇",提高了海域的碳汇潜力。文章从物质量评估和价值量评估两方面对广东省贝、藻养殖的碳汇贡献进行了定量评估。物质量评估结果显示,2009年广东省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收获可以从海水中移出C约11×104t,相当于39.6×104t二氧化碳(CO2);价值量评估结果显示封存固定这些CO2所需要的费用约0.59×108~2.38×108美元。因此,基于贝、藻养殖的碳汇渔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分类号: S931.3

  • 相关文献

[1]海水养殖践行"海洋负排放"的途径. 张继红,刘纪化,张永雨,李刚. 2021

[2]海洋碳汇研究进展及南海碳汇渔业发展方向探讨. 李纯厚,齐占会,黄洪辉,刘永,孔啸兰,肖雅元. 2010

[3]滤食性贝类养殖碳汇功能研究进展及未来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 蒋增杰,方建光,毛玉泽,姜娓娓,房景辉,蔺凡,高亚平,杜美荣,李瑞环. 2022

[4]海水对虾养殖塘排放废水生态处理设计. 程果锋,刘晃,吴凡. 2010

[5]基于大型藻类的网箱养殖生物修复技术. 毛玉泽,蒋增杰,方建光. 2012

[6]有益菌与大型藻类净化集约化养殖废水的展望. 罗勇胜,张道波,李卓佳. 2006

[7]除草剂扑草净和阿特拉津对海草与大型藻类的毒性比较. 高亚平,蒋增杰,杜美荣,房景辉,姜娓娓,方建光. 2017

[8]大型藻类规模化养殖水域海-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估算. 蒋增杰,方建光,韩婷婷,李加琦,毛玉泽,王巍. 2013

[9]养殖栉孔扇贝对桑沟湾碳循环的贡献. 张明亮,邹健,毛玉泽,张继红,方建光. 2011

[10]基于营养级法的福建省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评估探析. 岳冬冬,吕永辉,于航盛,李旭君. 2018

[11]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评估探析——以浙江省的生产调查样本数据为例. 岳冬冬,王鲁民,方海,王茜,肖黎,熊敏思,郑亮. 2017

[12]渔业碳汇与碳汇渔业定义及其相关问题的辨析. 唐启升,蒋增杰,毛玉泽. 2022

[13]我国海洋碳汇交易技术路径和管理路径研究. 高学文,李微,柳岩,张宸瑜,赵存丽. 2023

[14]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碳汇量评估初探——以中国为例. 岳冬冬,王鲁民,张勋,郑汉丰,冯春雷. 2014

[15]庙岛群岛毗邻海域秋季底栖食物网潜在碳来源贡献及对碳汇渔业的思考. 赵永松,单秀娟,杨涛,金显仕,韦超. 2022

[16]海洋渔业碳汇及其扩增战略. 唐启升,刘慧. 2016

[17]砗磲研究现状及在我国南海开展养殖的前景. 周勤,王玉芬,姜秀凤. 2014

[18]中国海洋碳中和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高学文. 2022

[19]桑沟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侯兴,高亚平,杜美荣,姜娓娓,李凤雪,董世鹏,李文豪,孟珊,王军威,张义涛,蒋增杰. 2021

[20]饵料浓度、温度对缢蛏能量代谢的影响. 何苗,周凯,么宗利,来琦芳,高鹏程,隋延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