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感病毒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星华

作者: 李星华;陈宛妹;李增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大豆;SMV;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1 年 02 期

页码: 149-152

摘要: 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研究了10个抗、感病毒病(SMV)大豆品种和5个品种各自健株与病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明显加强,且增加一条酶带。同一品种病株也比健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强。可见,大豆抗、感病毒病不同的品种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密切关系。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中品95-5117抗大豆花叶病毒基因源分析. 关荣霞,陈玉波,方宏亮,刘硕,腾卫丽,李文滨,王丕武,常汝镇,邱丽娟. 2010

[2]部分抗SMV大豆品种成株抗性基因对数分析. 杨振宇,王晓丽,张晓波,王振民,廖林,杨信东. 2011

[3]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系)感染SMV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栾晓燕,陈怡,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谷秀芝. 2000

[4]大豆对SMV SC-3株系的抗性遗传和QTL分析. 郭丹丹,陈海峰,杨中路,单志慧,朱晓玲,陈水莲,周新安,周蓉. 2012

[5]SMV与TRSV混合感染大豆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李学湛. 1988

[6]外源C_4作物DNA导入小麦的研究. 周文麟,倪建福,王亚馥,刘志学,陈克明,杨汉民. 1992

[7]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鉴定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于思勤,吴营昌,岳红宾,袁红霞. 2001

[8]外源DNA导入糯玉米自交系D_0代变异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张慧英,韦家川,吴子恺,郝小琴,王小敏. 2006

[9]杂交水稻抽穗结实期间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研究. 陆定志,潘裕才,马跃芳,林宗达,鲍为群,金逸民,游树鹏. 1988

[10]富士系苹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闫忠业,伊凯,李作轩,刘志,王冬梅,杨峰. 2006

[11]外源DNA导入糯玉米自交系Do代变异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张慧英,韦家川,吴子恺,郝小琴,王小敏. 2006

[12]26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同工酶的谱带特征. 柴琦,张建全,左昆,王永宁. 2008

[13]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新疆野苹果多态性试验简报. 李天俊,胡忠惠,王丽. 2003

[14]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蒋伟明,侯仕熙,周林,董晓飞,任志仙. 1993

[15]SC2053诱导的雄性不育进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蒋爱湘,肖建国,周国雷,严盛勋,范俊山,石斯发,祁忠占,徐冬. 1993

[16]小麦抗白粉病生化标记-过氧化物酶PⅠ 6.1酶带. 王立新,苏青,康彤彤,徐民新,陈哲. 1999

[17]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玉米幼苗生长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洪仁远,蒲长光. 1989

[18]高粱的杂种优势与同工酶. 张维强,张纯慎,唐秀芝,李兴桥,苏益民. 1981

[19]水稻种子生活力的研究. 石思信,江潮余,田玥. 1982

[20]栽培大麦辐射敏感性与进化的关系. 赵孔南,王彩莲,慎玫,徐刚,陈秋方.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