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开花期性状QTL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薇

作者: 刘薇;王玉斌;李伟;张礼凤;王彩洁;徐冉;戴海英;张彦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开花期;QTL;候选基因挖掘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3 期

页码: 548-5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对光周期极为敏感,单一品种的适应范围狭窄.大豆品种在不同纬度间的适应性与开花期密切相关.为了获得更多的大豆开花期相关QTL,了解在豆适应机制,利用开花主效位点E1~E4基因型均相同的滑皮豆和齐黄26(E1e2asE3-HaE4)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前期基于特异长度扩增片段测序(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sequencing,SLAF-seq)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大豆开花期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获得了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的11个QTL位点,其中4个位点(qFT8,qFT20-2,qFT14和qFT16)为本研究新发现的QTL.同时,研究发现6个QTL(qFT6-1,qFT8,qFT11-1,qFT19,qFT20-1和qFT20-2)在2013年和2014年两个环境中稳定存在.对稳定QTL位点间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4个可能参与开花期调控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阐明大豆适应性分子机制和广适性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两个大豆开花期QTL定位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 王涛,杨春燕,赵青松,闫龙,肖付明,智海剑,张孟臣. 2013

[2]大豆品种齐黄34广适性的遗传分析. 刘薇,王玉斌,李伟,张礼凤,王彩洁,徐冉,戴海英,张彦威. 2023

[3]中国和日本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开花期的QTL分析. 丛花,王宏飞,章艳凤,严勇亮,张正,高桥良二,许东河. 2010

[4]大豆7S与11S球蛋白QTL元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陈庆山,张泽鑫,刘函西,齐照明,韩思宁,董晓慧. 2022

[5]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玉米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王阳,刘成,王天宇,石云素,宋燕春,黎裕. 2007

[6]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郭爽,王栋,聂蕾,何玥,涂亮,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3

[7]小麦抽穗和开花期相关QTL定位与分析. 王克森,董爽爽,李法计,郭军,台述强,王利彬,程敦公,穆平,刘建军,李豪圣,赵振东,曹新有,张玉梅. 2020

[8]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玉米开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张吉民,刘成,石云素,宋燕春,白宝璋,黎裕,王天宇. 2004

[9]籼稻开花期耐热性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刘周,唐启源,李飞,U.A.Kapila Siri Udawela,项超,高用明,石英尧. 2015

[10]外源α-萘乙酸对花期干旱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邢兴华,徐泽俊,齐玉军,王晓军,孙东雷,卞能飞,王幸. 2018

[11]不同地理来源MGⅢ组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分析及E基因型鉴定. 江红,孙石,宋雯雯,吴存祥,武婷婷,胡水秀,韩天富. 2018

[12]利用目标区段剩余杂合系进行大豆开花期QTL的验证和精细定位. 苏成付,卢为国,赵团结,盖钧镒. 2010

[13]过量表达大豆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基因GmIPMDH促进植株开花和生长. 刘薇,王玉斌,李伟,张礼凤,徐冉,王彩洁,张彦威. 2024

[14]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开花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宋晓宇,毛婷婷,王立伟,刘丽凤,李晓那,孙石,韩天富. 2018

[15]基于GWAS分析的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候选基因挖掘研究. 韩志刚,谢锐,郭景山,郭斌煜,伊六喜,侯建华. 2023

[16]大豆品质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位艳丽,余永亮,练云,王树峰,王庭峰,梁慧珍. 2010

[17]低磷胁迫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苏辉,李志刚,宋书宏. 2009

[18]6种大豆粒形性状的QTL定位. 梁慧珍,王树峰,余永亮,王庭峰,巩鹏涛,方宣钧,刘学义,赵双进,张孟臣,李卫东. 2008

[19]2009年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李文滨,赵雪. 2010

[20]多环境条件下大豆蛋白质含量稳定性QTL分析. 王琳琳,刘春燕,姜振峰,姚丙晨,沈岩茹,马占洲,辛大伟,韩雪,李涛,胡国华,陈庆山.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