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希贤
作者: 侯希贤;董维惠;周延林;杨玉平;张耀星;薛小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群落;演替;灭鼠
期刊名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ISSN: 1003-4692
年卷期: 1993 年 4 卷 04 期
页码: 271-274
摘要: 1987和1988年4~5月,用0.05%杀鼠灵小麦毒饵在天然草场上同一个试验区灭鼠,每年灭鼠800公顷,对照区1987年平均捕获率57.49±1.58%,布氏田鼠占95.59%,鼠类群落由布氏田鼠+黑线毛足鼠+达乌尔黄鼠+五趾跳鼠+黑线仓鼠等组成。1988年平均捕获率为21.31±1.09%,布氏田鼠占94.87%,鼠类群落组成与1987年相同。1989年鼠密度降低,平均捕获率为4.56±0.78%,鼠类群落演替为黑线毛足鼠+黑线仓鼠+五趾跳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灭鼠区,1987年灭鼠前布氏田鼠占优势,为92.00%,鼠类群落组成与对照区相同,5月灭鼠,当月捕获率为0.76%,黑线毛足鼠占50.00%,布氏田鼠下降,该月鼠类群落组成变为黑线毛足鼠+布氏田鼠+五趾跳鼠+达乌尔鼠兔。灭鼠可引起鼠类群落演替,其过程与自然演替相同。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单季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演替规律. 胡阳,唐启义,唐健,胡国文. 1998
[2]“氯敌鼠”防治对农田小哺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群落演替分析. 蒋光藻. 1999
[3]啮齿动物的人性化防治——灭鼠的伦理学问题. 张新中,张灵菲,张燕堃,卫万荣,冶娜娜,江小雷. 2014
[4]汾西县扁桃林区一种不伤害鸟类的毒饵灭鼠技术. 何勇,冯婧,李晋陵,郝科星,王青,李小平,杜海燕,李卫伟,常文英,邹波. 2017
[5]汾西县扁桃产地的鼠类及鼠害防治初探. 何勇,王占和,曹玉贵,郭伟望,侯玉,张小芳,邹波,杨鸣凤. 2015
[6]C型肉毒梭菌毒素防制布氏田鼠的试验. 侯希贤,董维惠,周延林,张鹏利,赵明礼,薛小平. 1990
[7]山西省春秋各季灭鼠技术要点. 邹波,周恩芳,韩金巧,王国鹏,侯玉,李卫伟,张小芳. 2015
[8]栖息地灭鼠研究. 黄秀清,冯志勇,颜世祥,吴金灵,吴城伟,莫志鸿. 2003
[9]溴敌隆对猪场饲料厂的灭鼠效果观察. 韩胜利,薛新建. 2000
[10]广东省乡镇家栖鼠形动物种类结构及季节繁殖的观察. 张涛,冯志勇,陈戊申,张世炎,梁练,麦海,胡杰,梁文佳. 2009
[11]灭鼠后布氏田鼠种群特征的研究. 董维惠,侯希贤,张鹏利,周延林,杨玉平,薛小平. 1991
[12]退耕还草还林与鼠害控制. 董维惠,侯希贤. 2000
[13]修剪频率对狗牙根草坪交播多年生黑麦草春季演替的影响. 戴文,郑鑫,高起荣. 2015
[14]麦田蚜虫及其天敌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范志业,陈琦,粱彦桢,卓喜牛,武予清. 2011
[15]盐城沿海农业区麦田杂草群落演替及控治对策. 李慈厚,李红阳,李洪山. 2003
[16]鼢鼠土丘演替对植物功能群与生产力的影响. 张灵菲,张新中,张燕堃,冶娜娜,傅华,江小雷. 2014
[17]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金显仕,邓景耀. 2000
[18]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灌浆期的光合特征对高温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陶志强,闫鹏,张学鹏. 2021
[19]苹果主要害虫的演变及原因分析. 崔洪莹,虞国跃. 2008
[20]浓香型白酒窖泥放线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唐玉明,赵珂,任道群,姚万春,田新惠.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负载鳙鱼肽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和壳聚糖/亚麻籽胶复合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评价
作者:郑昌亮;陈梦婷;汪兰;曲映红;施文正;石柳;陈胜;乔宇;李新;郭晓嘉;吴文锦;杨玉平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颗粒;稳定性;生物相容性
-
超高压和辐照杀菌对鲈鱼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方雪;王世哲;邱文兴;汪超;杨玉平;熊光权;乔宇;吴文锦;汪兰
关键词:鲈鱼;超高压;辐照;贮藏;品质
-
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清洗剂对熟制小龙虾贮藏品质的影响
作者:罗小莹;李述刚;褚上;吴文锦;熊光权;乔宇;汪兰;杨玉平;康骏;章登华
关键词:小龙虾;过氧乙酸;二氧化氯;清洗;贮藏
-
鄂尔多斯沙地不同生境中啮齿动物的生态位特征
作者:王利清;张福顺;杨玉平;董维惠
关键词:啮齿动物;空间生态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人工植被;库布齐沙地
-
白鲢鱼体内腥味物质的脱除方法研究
作者:廖涛;杨玉平;白婵;鉏晓艳;李海蓝;李小定;吴文锦;熊光权
关键词:白鲢鱼;脱腥;感官评价;气质联用;电子鼻
-
基于MaxEnt模型的羊草适生区预测及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
作者:武自念;侯向阳;任卫波;王照兰;常春;杨玉平;杨艳婷
关键词:羊草;MaxEnt;适生区;种质资源圃;收集与保护
-
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
作者:唐华俊;辛晓平;李凌浩;王德利;闫玉春;周延林;王明玖;周道玮;崔国文
关键词:草甸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治理技术;生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