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剑

作者: 雷剑;杨新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RAPD-PCR;反应条件;优化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09 年 48 卷 10 期

页码: 2343-23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徐薯22的基因组DNA作为PCR反应模板,以随机引物进行RAPD-PCR反应,通过设置TaqDNA聚合酶加量、MgCl2浓度、dNTPs浓度、模板DNA加量、引物加量的不同梯度,探索出一套适合甘薯RAPD-PCR的最优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25.0μL,2.5μL的PCR 10×Buffer、0.15U的Taq DNA聚合酶、3.0 nmol·μL-1的MgCl2、0.6 nmol·μL-1的dNTPs、40 ng的DNA模板、40 ng的RAPD引物。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甘草RAPD-PCR反应体系正交优化研究. 张增福,董建力,李明. 2011

[2]甘草RAPD-PCR反应体系正交优化研究(英文). 张增福,董建力,李明. 2011

[3]罗汉果DNA的提取及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庾韦花,韦弟,陈廷速,蒋慧萍,李杨瑞. 2006

[4]黄皮RAPD-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刘小梅,潘建平,姜玲. 2006

[5]甘薯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宋吉轩,雷尊国,黄团,李云,彭慧元. 2009

[6]甘薯AFLP分子标记体系建立. 蒲志刚,唐静,钟昌松,倪先林,阎文昭. 2006

[7]甘薯在粮食供给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分析. 杨园园,苏文瑾,雷剑,王连军,柴沙沙,沈兴国,杨新笋. 2017

[8]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张洋,薛强,金英,李凤芹,闫伟. 2017

[9]检测犬免疫球蛋白G的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王正阳,刘平黄,梁琳,陈建飞,吕世明,崔尚金. 2016

[10]反应条件对板栗苞液化和树脂化的影响. 梁丽珍,牛俊玲,兰彦平,王杰. 2010

[11]鸭坦布苏病毒的血凝性. 王小蕾,刘月焕,段会娟,刘立新,杨志远,赵际成,潘洁,刘瑞华,赵文奇,田方杰,吕金宝,林健. 2019

[12]奶牛乳腺炎5种病原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申纪饶,王丹,李新圃,杨峰,武小虎,丁学智,王胜义,严作廷,王旭荣,李宏胜. 2021

[13]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研究. 杨波,朱化彬,程金华,仲跻峰,王栋,郝海生. 2006

[14]反应条件对黄曲霉毒素B1抗原-抗体结合的影响分析. 余厚美,王琴飞,林立铭,韦卓文,徐缓,张振文. 2022

[15]甜菜碱合成反应条件的研究. 刘一峰 ,石波 ,张萍 ,刘庆生 ,梁平. 2005

[16]间接ELISA检测小鹅瘟抗体反应条件的选择. 郑义华,李银,李锦春,刘宇卓,张敬峰,魏雪涛,杨子荣. 2007

[17]芒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细胞壁降解酶反应条件优化. 张大智,詹儒林,柳凤,李国平,赵艳龙,常金梅. 2015

[18]苜蓿基因组DNA提取和RAPD反应条件优选. 袁庆华,桂枝,张文淑. 2001

[19]秸秆腐解复合菌系的生物放大反应工艺研究. 甘炳成,蒋元继. 2012

[20]不同玉米转化体通用PCR检测体系建立. 王晶,张晓磊,白玉,盛宇欣,关海涛,温洪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