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矮生玉米种质资源矮生性状QTL的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云素

作者: 石云素;于永涛;宋燕春;刘志斋;黎裕;王天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矮生资源;SSR;株高;QTL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256-2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新发现的玉米矮生种质资源矮2003×冀257构建的255个F2:3家系为作图群体,利用114个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SSR标记构建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2852.1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7.42cM。2006年在北京与海南进行随机区组试验,鉴定了255个F2:3家系成株期株高。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对控制玉米株高性状的遗传位点进行QTL检测。在两个不同环境下均检测到相同的控制玉米株高的QTL位点3个,分别位于第1和第2条染色体。其中在第1染色体上的1.10~1.11区段存在一个控制株高的主效QTL,与dwarf plant8(d8)位置相近,在北京和海南环境下分别能够解释株高表型变异的50.5%和37.5%,作用方式表现为显性效应。深入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QTL位于已知的d8基因下游20~30cM的染色体区间,这可能是玉米中控制株高的一个新基因。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分条件下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分析. 吴建伟,刘成,石云素,宋燕春,张桂寅,马峙英,王天宇,黎裕. 2005

[2]干旱和灌溉两种处理条件下玉米株高、产量的QTL分析. 姜丽丽,樊明寿,郭九峰. 2007

[3]玉米株高QTL的定位及主效QTL的确认. 高歌,杨媛,郑军,张红伟. 2022

[4]玉米株高QTL定位研究进展. 郑雷,周羽,曾兴,邸宏,翁建峰,李新海,王振华. 2016

[5]利用不同群体对玉米株高和叶片夹角的QTL分析. 于永涛,张吉民,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06

[6]基于多重相关RIL群体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定位. 李清超,李永祥,杨钊钊,刘成,刘志斋,李春辉,彭勃,张岩,王迪. 2013

[7]玉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开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吴建伟,刘成,石云素,宋燕春,池书敏,马峙英,王天宇,黎裕. 2008

[8]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玉米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王阳,刘成,王天宇,石云素,宋燕春,黎裕. 2007

[9]基于玉米重组自交系籽粒脱水速率的相关性状分析. 王延召,魏良明,周波,宋迎辉. 2016

[10]一个新矮生玉米种质资源的发现与遗传鉴定. 石云素,于永涛,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08

[11]小麦穗部性状和株高的QTL定位. 王佳佳,王盈盈,张照贵,李冰,张桂芝,李斯深. 2015

[12]小麦株高QTL Qph.nau-5B的效应评价. 韩玉洲,张勇,杨阳,顾正中,吴科,谢全,孔忠新,贾海燕,马正强. 2021

[13]陆地棉矮秆突变体株高和纤维品质的QTL定位及相关性研究. 王新坤,潘兆娥,孙君灵,何守朴,唐灿明,杜雄明. 2011

[14]利用水稻MAGIC群体关联定位抽穗期和株高QTL. 申聪聪,朱亚军,陈凯,陈慧珍,吴志超,孟丽君,徐建龙. 2017

[15]花生出仁率和株高的QTL定位分析. 陈伟刚,郭建斌,徐志军,喻博伦,邱西克,黄莉,宋延滨,陈玉宁,周小静,罗怀勇,刘念,任小平,姜慧芳. 2018

[16]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株高和抽穗期QTL定位研究. 谭禄宾,张培江,付永彩,刘凤霞,王象坤,孙传清. 2004

[17]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陆地棉株高QTL. 何蕊,石玉真,张金凤,梁燕,张保才,李俊文,王涛,龚举武,刘爱英,商海红,巩万奎,白志川,袁有禄. 2014

[18]利用重组自交系检测小麦株高的QTL. 周淼平,黄益洪,任丽娟,王书文,马鸿翔,陆维忠. 2004

[19]油菜株高QTL定位、整合和候选基因鉴定. 张江江,詹杰鹏,刘清云,师家勤,王新发,刘贵华,王汉中. 2017

[20]大豆株高QTL定位及候选基因挖掘. 郑海洋,侯立龙,曹富斌,魏茹茹,谢建国,蒋洪蔚,陈庆山.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