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名位

作者: 张名位;郭宝江;张瑞芬;池建伟;魏振承;徐志宏;张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米;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构鉴定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6 年 39 卷 01 期

页码: 153-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黑米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以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对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部后得到抗氧化能力最强的部分,再用SephadexLH-20分离得到抗氧化主活性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ESI-MS质谱和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的5种溶剂萃取物以水部和正丁醇部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83和392ku·g-1,其中,从水部可得到4种抗氧化主活性成分,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976、878、1134和1087ku·g-1。波谱结构解析表明,4种成分均为花色苷类化合物,分别是锦葵素、天竺葵素-3.5-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苷。结论花色苷类化合物是黑米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分类号: R151

  • 相关文献

[1]黑米成分分析与功能利用. 江友兴,刘希贞,龙小黎,生吉萍. 1999

[2]黑米花色苷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侯方丽,张瑞芬,张名位,徐金瑞. 2016

[3]山药花生黑米复合保健饮料的工艺研究. 李超,商学兵,宋慧,李阳. 2014

[4]水稻Ra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 邵雅芳,刘程智,包劲松. 2016

[5]黑米淀粉理化性质分析. 肖昕,宋贤良,陈奕,江远汉. 2017

[6]黑米中合成着色剂亮蓝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 廖若宇,张春娥,刘新保,孙悦,田建文. 2021

[7]粒度及粒重对“云谷1号”黑米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年伟,邓伟,张锦文,史胜利,吕永刚,叶昌荣,徐雨然,谷安宇,安华,吕莹,李小林. 2019

[8]全谷物黑米代餐泡腾片的工艺优化. 马永轩,张名位,张瑞芬,贾栩超,刘磊,黄菲,董丽红. 2020

[9]红米和黑米的营养功效研究进展. 谢黎虹,罗玉坤,陈能. 2005

[10]藜麦黑米挤压膨化食品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张文刚. 2023

[11]不同色稻精米与米糠中黄酮含量的差异分析. 李清华,江川,林玲娜,郑金贵. 2005

[12]离心破乳-气相色谱法测定黑米中残留抑霉唑的研究. 应兴华,徐霞,闵捷,陈铭学,吴俐,韩素芳. 2009

[13]三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提取物体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比较. 李莉蓉,张名位,刘邻渭. 2006

[14]红米和黑米的营养功效研究进展. 谢黎虹,罗玉坤,陈能. 2003

[15]黑米的抗氧化性及其与黄酮和种皮色素的关系. 孙玲,张名位,池建伟,赖来展,张孝祺. 2000

[16]不同品种黑米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与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关系. 张名位,郭宝江,池建伟,魏振承,徐志宏,张雁,张瑞芬. 2005

[17]黑米中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鉴定与含量分析. 王婧,周有祥,严伟,丁华,赵明明,刘浩,杨洁. 2014

[18]贵州有色稻米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游俊梅,陈惠查,金桃叶,阮仁超. 1998

[19]黑木耳粉对黑米凝胶物化特性及结构的影响. 董越,谢枫,肖建辉. 2024

[20]三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稳定性比较. 李莉蓉,张名位,刘邻渭,魏振承,张瑞芬.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