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温度对苜蓿地上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POD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磊

作者: 刘磊;陈立波;李志勇;王美珍;郭淑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晚秋温度;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09 年 26 卷 10 期

页码: 93-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9个不同苜蓿Medicagosativa品种地上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POD活性的研究,揭示晚秋温度变化对上述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10日-10月10日,随着温度的降低,3种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地上部游离脯氨酸含量都呈上升趋势,其中高度秋眠类型苜蓿的变化幅度最大;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地上部可溶性糖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低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变化幅度比较剧烈,说明在贮藏类营养物质方面,低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更为敏感,二者变化趋势恰好相反,中度秋眠类型苜蓿介于二者之间;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地上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经历逐步上升的趋势,中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变幅相对于低度秋眠类型大,说明中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地上部对于气温的变化更敏感。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低温胁迫对转基因烟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刘荣梅,李凤兰,徐永清,胡国富,魏琪,胡宝忠. 2010

[2]吡虫啉和多菌灵单施及同时施用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董国政,杨俊诚,姜慧敏,张建峰,李玲玲,李树山,潘攀,路超. 2012

[3]低温胁迫下火龙果的半致死温度及抗寒性分析. 邓仁菊,范建新,王永清,金吉芬,刘涛. 2014

[4]五种野生地被植物的抗寒性评价. 顾文毅,刘小利,魏海斌. 2014

[5]低温下7个草莓品种的抗性生理指标比较. 杨馥霞,汤玲,贺欢,孔芬,王卫成. 2021

[6]全生育期二氧化碳与温度处理对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初报. 谢立勇,林而达,孙芳,赵海燕. 2006

[7]转CBF3基因烟草的抗寒性研究. 刘荣梅,李凤兰,胡国富,胡宝忠. 2011

[8]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侯永平,陈年来,康恩祥,张玉鑫. 2009

[9]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物质代谢的差异. 颜秀娟,何鑫,王学梅,裴红霞,赵云霞. 2017

[10]超级杂交稻叶片渗透调节对水分亏缺的生理响应. 张卫星,朱德峰,廖西元,朱智伟. 2010

[11]晚秋刈割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刘磊,陈立波,田占标,卫智军. 2007

[12]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盐性研究. 桂枝,高建明,袁庆华. 2008

[13]氯酸钾对龙眼花芽分化期若干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周歧伟,朱建华,黄景芬,朱建武,何全光,黄永敬,徐炯志,黄桂香. 2004

[14]不同温度条件对丝瓜种子催芽的影响. 冯英娜,颜志明,王媛花,苏小俊,王全智,孙颖. 2017

[15]不同耐湿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苗期对缺氧胁迫的生理差异响应. 张学昆,范其新,陈洁,李加纳,王汉中. 2007

[16]3种进化类型大豆叶片的某些生理特性比较. 王晓慧,李大勇,徐克章,张治安,武志海,陈展宇,杨光宇,杨春明. 2006

[17]胡萝卜雄性不育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梁艳荣,胡小红,陈源闽,王勇,张艳萍,张少英. 2006

[18]转棉花CBF基因烟草的耐逆性生理指标测定. 李召春,张晗,郭惠明,程红梅. 2010

[19]不同甜菜纸筒苗抗旱性生理指标的差异试验初报. 刘娜,宋柏权,杨骥. 2012

[20]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感染根腐叶斑病前后生化特性的研究. 马奇祥,何家泌.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