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温度对绿茶(香茶)干燥效能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蔺志远
作者: 蔺志远;施江;谭俊峰;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燥;温度;含水率;能耗;香气成分;风味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0 年 02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提香(干燥)温度是香茶干燥工艺的核心参数.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干燥温度(90、110、130℃和150℃)对茶叶物料进行干燥提香处理.在干燥过程中连续监测在制品含水率和叶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在干燥结束后对干燥效能和风味品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对干燥效率、能耗以及香气组分含量等多个核心评价指标的影响各异.干燥温度对干燥效率影响方面,干燥温度越高,茶叶的失水速率越快,设定干燥温度为150℃时,茶叶干燥效率最高.干燥温度对干燥能耗影响方面,过高或过低的干燥温度均不利于降低能耗.最高干燥温度和最低干燥温度条件下能耗均较高,而次高干燥温度(130℃)条件下能耗最低,仅约为最高干燥温度或最低干燥温度能耗的3/4.干燥温度对风味的影响方面,高温(150℃和130℃)干燥条件下茶叶香气组分总量显著高于低温(110℃和90℃)干燥(P<0.05).其中,具有花香和柑橘香的芳樟醇、具有花香和玫瑰香的香叶醇、具有花香和巧克力香的苯乙醛、与烘烤香有关的糠醛等特征香气组分含量在最高干燥温度(150℃)条件下,分别较最低干燥温度(90℃)高约35%、20%、64%和36%.综合干燥效率、干燥能耗和香气品质来看,设定干燥温度为130℃时各评价指标之间最为均衡.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油棕叶片干燥特性初探. 陆全济,李家宁,曾宪海,刘钊,李晓文,蒋汇川,李民. 2018
[2]干燥温度对脱水薄荷品质的影响. 张超,卢江长美,王宇滨,马越,赵晓燕. 2016
[3]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无损检测澳洲坚果含水率. 陈文玉,穆宏磊,吴伟杰,房祥军,韩延超,陈杭君,郜海燕,金龙. 2020
[4]不同干燥条件下福白菊菊花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卢琪,薛淑静,杨德,王少华,李露. 2020
[5]模拟昼夜条件下风速对风干腊肠品质的影响研究. 程镜蓉,张业辉,唐道邦,刘学铭,林耀盛,陈智毅. 2017
[6]干燥方式对脱水桑叶品质的影响. 孙小静,刘军,邹宇晓,廖森泰,刘凡,沈维治,林光月. 2016
[7]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果渣粉抗氧化活性和风味的影响. 张赛丽,房祥军,吴伟杰,高原,陈杭君,杨海龙,郜海燕. 2023
[8]植物工厂生菜根际通风对冠层和根际环境影响. 李琨,邹志荣. 2019
[9]热风干温度对风干肉品质和加工能耗的影响. 饶伟丽,王振宇,辛建增,李桂霞,张德权. 2017
[10]不同干燥方式的桂热2号红茶香气成分分析及判别. 阳景阳,李子平,陆金梅,何文,冯红钰,刘汉焱,徐冬英,梁光志,罗莲凤. 2020
[11]便携式无土栽培基质多参数无线检测仪. 徐坤,张西良,李萍萍,陈书田,盛庆元,车云飞. 2015
[12]基于介电特性的异位发酵床垫料含水率的检测与建模. 韩志恒,陶志影,曾育宁,叶鼎承,何金成. 2021
[13]地膜覆盖时间对新疆棉田水热及棉花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祖米来提·吐尔干,林涛,严昌荣,迪丽拜尔·迪力买买提,邓方宁,吴凤全,孔松,汤秋香. 2018
[14]地膜秸秆双覆盖对免耕种植玉米田土壤水热效应的影响. 殷涛,何文清,严昌荣,刘爽,刘恩科. 2014
[15]可充电、一体式粮食含水率检测仪的设计. 王伟,郭文川,王川. 2016
[16]油棕木密实化及其尺寸稳定性研究. 陆全济,李家宁,曾宪海,蒋汇川,李晓文,刘钊,李民. 2019
[17]垫料添加微生物菌剂对鸡粪舍内外堆肥技术影响的研究. 张燕,刘雪兰,王月明,阎佩佩,井庆川,石天虹,魏祥法,刘瑞亭. 2017
[18]食物和温湿度对二点委夜蛾幼虫取食和为害玉米苗的影响. 杨云鹤,张海剑,石洁,刘树森,郭宁. 2019
[19]浙贝母最佳干燥条件的选择. 宗侃侃,于国光,刘玉红,孙彩霞. 2020
[20]热风干燥条件对菠萝蜜果肉色泽及品质影响. 徐飞,谷风林,初众,吴刚,谭乐和.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广叶绣球菌蛋白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评价
作者:李秀杰;冯彩玲;杨驰;林智;吴建国;吴岩斌
关键词:绣球菌;蛋白;响应面法;工艺优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贮藏年份紧压寿眉白茶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孙若璠;高健健;周丹阳;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年份白茶;贮藏;N-乙基-2-吡咯烷醇取代黄烷醇类化合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
-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作者: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绿茶;热加工过程;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作者:李玮轩;解东超;邵晨阳;张悦;吕海鹏;林智;杜琪珍;朱荫
关键词:烘青绿茶;茶树品种;挥发性成分;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关键嗅感物质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冬桑复合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孙淑娟;施江;李汉兴;刘露民;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冬桑复合茶;香气;非挥发性成分;代谢组学
-
竹沥茶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作者:许继业;彭佳堃;高健健;李亚隆;孙若璠;易景波;匡蓓;戴伟东;谭俊峰;林智
关键词:竹沥;茶;香气;滋味;血糖;血脂
-
云南特有"藤条茶"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方成刚;杨高中;杨莹彪;张丽秋;陈霞;李连超;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藤条茶;感官审评;化学成分;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