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环境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素瑜
作者: 张素瑜;靳海洋;崔静宇;秦峰;李向东;岳俊芹;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张德奇;杨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环境;强筋小麦;产量;面粉品质;品质稳定性;积温;日照时间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2 年 51 卷 007 期
页码: 22-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为材料,连续2个年度在河南省淇县、原阳、长葛、郸城、南阳5个试验点,分析不同环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筛选评价强筋小麦品质的代表性指标,并探究影响强筋小麦品质的生态环境因子,以期为优质强筋小麦的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2018-2019年度,原阳和南阳试验点的小麦产量显著高于淇县、长葛和郸城试验点;2019-2020年度,淇县、原阳和长葛试验点的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郸城和南阳试验点.不同试验点和年际间小麦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018-2019年度,郸城试验点小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5个指标均未达标到强筋小麦标准,淇县试验点小麦的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未达到强筋小麦标准,除此之外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2019-2020年度,仅淇县试验点小麦的湿面筋含量、长葛试验点小麦的稳定时间未达到强筋小麦标准,除此之外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2个年度5个试验点间小麦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基本表现为弱化度>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形成时间>恒定变形拉伸阻力>能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延伸性>沉淀指数>吸水量、出粉率.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出粉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延伸性与沉淀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恒定变形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分别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能量、恒定变形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延伸性、出粉率和吸水量共计10个贡献率较大的指标,可作为评价强筋小麦品质的指标.小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拔节期—开花期日照时间分别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出粉率与拔节期—开花期日照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吸水量与开花期—成熟期日照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拔节期—开花期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湿面筋含量、延伸性与越冬期—拔节期积温均呈显著正相关.
分类号: S512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措施对强筋和中强筋小麦品质的调控效应. 靳海洋,张素瑜,崔静宇,李向东,岳俊芹,张德奇,杨程,方保停,王汉芳,秦峰. 2023
[2]日照时间、积温和降水量对籽棉产量的影响. 李鹏程,张思平,郑苍松,孙淼,邵晶晶,冯卫娜,董合林. 2021
[3]冀中南强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稳定性差异及地域和气候因子效应. 姚艳荣,贾秀领,马瑞崑,张全国,冯延茹,胡阿丽. 2006
[4]强筋小麦品质稳定性及其变异.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 2010
[5]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 2011
[6]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黄绍敏. 2011
[7]麦长管蚜为害对小麦产量和面粉品质特征影响的初步研究. 谢海翠,刘勇,孙京瑞,陈巨莲. 2012
[8]黑龙江省水稻品种跨积温区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变化. 王秋菊,张玉龙,刘峰,王连敏,李明贤. 2013
[9]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增产潜力分析. 吕丽华,董志强,王学清,刘茜,张丽华,贾秀领. 2019
[10]海拔与积温梯度对春青稞生长的影响. 韦泽秀,卓玛,曲航,马瑞萍. 2018
[11]国审玉米品种浚单20和浚单29的光温需求特征. 王秀萍,齐红志,胡景辉. 2015
[12]秋季鲜食糯玉米播种期与产量、积温关系研究. 郑洪建,王义发,沈雪芳,侯根宝. 2006
[13]不同播期、积温、降水量对高粱农艺性状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赵建武,白文斌,刘贵锋,王金转,郑香萍. 2014
[14]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对冬前积温变化的响应. 吕丽华,梁双波,张丽华,贾秀领,董志强,姚艳荣. 2016
[15]东北春玉米区温度条件与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量化分析. 张书萍,王延波,赵海岩,常程,隋阳辉,徐亮,刘晶,肖万欣. 2022
[16]北方春玉米粒收品种阶段生长发育与温度因子的关系. 于胜男,高聚林,明博,王振,于晓芳,孙继颖,梁红伟,王志刚. 2021
[17]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李洁,晋凡生,张冬梅,梁改梅,张小宁. 2016
[18]直播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及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李心昊,李俊,刘丽欣,王方,郝睿,王天尧,张春雷,马霓. 2021
[19]豫东砂壤土强筋小麦应用叶面肥增产保优效应研究. 汪洋,张慎举,侯乐新,王绍中. 2010
[20]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筠,戴廷波,曹卫星,王龙,任立凯,王军,刘耀鸿.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衣壳蛋白潜在乙酰化位点在马铃薯Y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姬丽云;魏新钰;周令希;王凤龙;田延平;李向东
关键词:
-
耕作方式对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作者:方保停;李友军;闫广轩;李向东;任开明;胡川;周起辉;董誓言;赵凯男;黄明;程红建
关键词:耕作方式;旱地麦-玉轮作;小麦;氮素利用;硝态氮残留
-
不同播种灌溉方式对夏玉米出苗、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杨明达;张素瑜;李帅;郑东方;杨慎骄;关小康;王同朝
关键词:夏玉米;播种灌溉方式;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地下滴灌深播;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油棕果实发育和采后脂肪酸合成转录代谢差异分析
作者:吴秋妃;杨程;张淑岩;韦露;冯美利;李睿;周丽霞;曹红星
关键词:油棕;游离脂肪酸;合成;转录组学;代谢组学
-
地下滴灌对冬小麦-夏玉米根系吸水特征的影响
作者:杨明达;张素瑜;杨慎骄;关小康;李帅;陈金平;王同朝
关键词:根系吸水速率;灌溉方式;累计根系吸水量;产量;水分利用
-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还田;追氮量;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
-
积温和播种密度对小麦越冬前生长状况的影响
作者:刘红杰;任德超;葛君;张素瑜;吕国华;何勋
关键词:积温;密度;冬前生长;小麦;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