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活性筛选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瑞明

作者: 郑瑞明;王莉;张军高;鄢蓉;李进;梁晶;雷斌;周小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甲醇提取物;活性筛选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3 年 60 卷 001 期

页码: 32-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筛选出生长调节活性较好的新型植物源提取物并确定适宜的浓度范围.[方法]以推广春麦品种新春44号为材料,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将16种农业药用植物甲醇提取物浸膏分别制备成4种不同浓度(10%、1%、0.1%、0.01%)的溶液.采用发芽试验筛选与盆栽试验验证,测定小麦幼苗的叶长、茎粗、地上部分干鲜重、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等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效果最优的植物源提取物并确定适宜的浓度范围.[结果]与对照比较,0.01%苦豆子、苦草和孜然甲醇提取物浸种发芽势分别增加10.00%、8.83%、7.62%;根长分别提高23.44%、21.88%、18.75%.筛选出 0.1%苦豆子、0.01%苦豆子、0.01%孜然、1%苦草、0.1%苦草、0.01%苦草、10%曼陀罗和0.01%大戟提取物,0.01%苦豆子和苦草提取物叶长分别提高16.62%、15.91%;0.01%孜然与苦豆子提取物处理的小麦鲜重分别增加14.78%、5.15%.综合评价前3位分别为0.01%苦豆子、0.01%苦草和0.01%孜然提取物,对小麦具有一定的促生潜力.[结论]苦豆子、苦草、孜然3种低浓度甲醇提取物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效果较好,能够调控小麦内源激素水平,促进幼苗生长.

分类号: S482.3%S512

  • 相关文献

[1]3种植物提取物对小麦茎秆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郑瑞明,周小云,李进,张军高,陈勇,马德英,梁晶,龚静云,雷斌. 2022

[2]荔枝霜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徐迟默,谢龙莲,曾筱芬,温衍生. 2015

[3]一株抗根结线虫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张立强,黄惠琴,崔莹,邹潇潇,刘敏,鲍时翔. 2014

[4]智利竹鱼渔场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筛选. 田晓清,张衡,马丽艳,樊成奇,苑丽东,杨桥. 2014

[5]对小麦白粉病菌有活性的植物源粗提物的筛选. 喻大昭,杨立军,杨小军,王少南,张汉亦. 2004

[6]苦豆子甲醇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 杜小凤,吴传万,杨文飞,顾大路,文廷刚,王伟中. 2010

[7]牛心朴子叶甲醇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的影响. 刘凤淮,吴传万,杜小凤,杨文飞,文廷刚,王伟中. 2009

[8]8个杧果品种胶乳挥发性成分及胶乳的灼伤机制初探. 母军霞,高兆银,弓德强,李敏,吴家礼,于婧,李俊国,胡美姣. 2021

[9]中国菰米与稻米甲醇提取物体外酶抑制作用分析. 于秀婷,祁倩倩,李亚丽,杨永义,杨婷,袁源,杜咏梅,刘新民,张忠锋,闫宁. 2022

[10]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张立平,赵昌平,单福华,张风廷,叶志杰. 2007

[11]小麦抗赤霉病性的生化研究及其机制的探讨. 王雅平,吴兆苏,刘伊强. 1994

[12]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13]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14]小麦Q型、AL型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力的比较研究. 田笑明,吴玉珍,穆培源,韩新年,张吉贞. 1998

[15]超高产小麦品种太原768的选育推广. 何卫家. 1996

[16]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17]蚜粉克星防治小麦穗蚜兼治白粉病的试验.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18]河南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若干思考. 杨红旗,路风银,焦宏廷,李莉. 2009

[19]小麦TaPDK基因的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纯化. 杨书玲,张龙雨,张改生,桑青,刘红占,朱启迪,张新钵,赵新亮. 2013

[20]春小麦农麦2号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分析. 王美丽,王小兵,魏建功,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马文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