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化肥配施对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壤氮淋失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焦军霞

作者: 杨文;李裕元;彭福元;鲁耀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热带;稻田土壤;有机肥化肥配施;氮素淋失;面源污染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1159-11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化肥过量施用导致土壤养分累积引起的氮(N)磷(P)淋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形式。基于有效提高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和保护地下水水质等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M)与化肥(F)不同配施比例对100 cm深度稻田土壤N淋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晚稻生长期内,渗漏水中不同形态溶解态N浓度的动态变化不尽一致,其中总氮(TN)和铵态氮(NH+4-N)的浓度在每次施肥之后1~3 d出现淋失高峰,最大分别达到1.985、1.165 mg N·L-1,而硝态氮(NO-3-N)浓度的变化比较平缓,无明显峰值。就组成成分而言,NH+4-N为淋失TN的主要成分,平均占54.2%;其次是有机态氮(ON),占45.1%;NO-3-N浓度很低(<0.2 mgN·L-1),仅占0.7%。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高,晚稻产量表现为显著(P<0.05)的先增后降变化趋势,与TN及NH+4-N淋失量和淋失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但N的峰值比产量略有滞后。综合考虑施肥的增产作用与土壤N的淋失风险,研究区稻田化肥与有机肥的配比采用7:3较为适当。

分类号: S143.6

  • 相关文献

[1]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旱田土壤氮素淋失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许莹,孙良杰,杜立宇,蒋明翰,牛世伟,郭昆,孟追. 2020

[2]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生长、氮肥利用及模拟土柱氮素淋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3]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改良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孙贇,Muhammad Shaaban,何志龙,张水清,林杉. 2017

[4]不同水氮措施对农田氮素流失和动态变化规律. 罗健航,王海廷,赵营,刘晓彤,张学军. 2020

[5]减施氮肥与调节土壤C/N对黄瓜-番茄轮作体系下土壤氮素淋失及产量的影响. 刘晓彤,王海廷,吴涛,罗健航,赵营,张学军. 2020

[6]不同水肥调控对宁夏优势特色作物氮淋失及产量的影响. 张学军,王海廷,赵营,刘晓彤,罗健航,王金保,李虹,董平,李贵兵,韩兴斌,黄立君,张丽,王双喜. 2020

[7]水稻秸秆生物质炭输入对桃园土壤氮素淋失的抑制作用. 褚长彬,赵峥,周德平,姜震方,吴淑杭. 2020

[8]不同双氰胺用量对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洪瑜,刘锦霞,刘越,赵天成,刘汝亮,陈晨. 2015

[9]施肥对设施番茄-黄瓜养分利用与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赵营,张学军,罗健航,陈晓群,冀宏杰,张维理. 2011

[10]不同生物炭施用水平对沙质土壤氮素淋溶和持水特性的影响. 于嘉文,宋明丹,康倍铭,李正鹏. 2023

[11]秸秆还田氮肥不同配施比例在土壤中的淋失研究. 田路园,邹雨坤,李光义,侯宪文,赵凤亮,李勤奋. 2015

[12]喷灌施肥对露地菜心产量及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王海廷,赵营,罗健航,刘晓彤,张亚红,张学军. 2021

[13]华北冬绿肥作物养分累积特征及对翻压前土壤养分的影响. 赵秋,张新建,宁晓光. 2022

[14]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植烟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褚继登,闫慧峰,王树声,李彩斌,张若男,孙帅帅,张久权. 2022

[15]节水控肥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日光温室黄瓜-番茄轮作体系土壤氮素供应及迁移的影响. 李若楠,张彦才,黄绍文,唐继伟,王丽英,陈丽莉,翟彩霞. 2013

[16]不同降雨和灌溉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农田氮素淋失的影响. 李桂花,张艳萍,胡克林. 2013

[17]减氮对引黄灌区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淋失的影响. 王英,刘汝亮,王芳,洪瑜,冒辛平,马建森. 2024

[18]生物黑炭对强酸性茶园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 2015

[19]菜田土壤氮素淋失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张学军,赵桂芳,朱雯清,陈晓群,王黎明,吴礼树,胡承孝. 2004

[20]不同水肥管理下设施黄瓜地氮素损失及水氮利用效率模拟分析. 孙媛,胡克林,邱建军,江丽华,徐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