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条之起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益民

作者: 魏益民;张波;张影全;刘锐;王振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面条;起源;中国;传统食品;小麦;荞麦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14 年

页码: 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中式面条以原料来源分为含有面筋的小麦粉面条,不含面筋的杂粮面条,和添加蔬菜等制作的花色面条3类;面条还可以依据制作技术分为碾压的切面,挤压的铪铬面,手工揉搓拉制的拉条子、兰州拉面、扯面、揪面,以及直接切削的刀削面等。众所周知,小麦是从西亚传入中国的西域,再传入中原地区。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小麦种植历史约为2000多年;在甘肃有考古发现的小麦籽粒距今约4500年。那么在小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有面条吗?如果有,它是由什么制作的呢?作者通过整理历史资料、考证考古文献、分析人文环境,认为:中国面条的祖先是剁荞面。中国人在剁荞面的基础上发明了铪铬面。拉条子是小麦面条的最原始形式;由此衍生了扯面、揪面片、拉面...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中华面条之起源. 魏益民. 2015

[2]超微粉碎荞麦对面团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 施建斌,隋勇,蔡沙,何建军,熊添,范传会,陈学玲,家志文,王少华,蔡芳,蒋修军,梅新. 2023

[3]荞麦面条配方优化及其体外消化特性. 施建斌,隋勇,蔡沙,何建军,熊添,范传会,陈学玲,家志文,王少华,蔡芳,蒋修军,梅新. 2023

[4]荞麦和玉米面条挤压生产工艺探讨. 魏益民,张明晶,王锋,张波. 2004

[5]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 郭文韬. 2004

[6]起源于中国的栽培植物. 郑殿升,刘旭,黎裕. 2012

[7]花粉形态数量化分析在中国梨属植物超源、演化和分类中的应用. 李秀根,杨健. 2002

[8]葡萄柚(Citrus Paradist Macf.)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叶荫民. 1997

[9]辣椒在中国的传播与产业发展. 邹学校,马艳青,戴雄泽,李雪峰,杨莎. 2020

[10]加工过程对小麦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影响. 张慧杰,孙丽娟,孙娟,张妍,李为喜,胡学旭,王步军. 2015

[11]小麦蛋白质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刘锐,魏益民,张波. 2011

[12]面条色泽与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关系研究. 张影全,张波,魏益民,董凯娜,张晓科. 2011

[13]小麦面条加工品质研究进展. 刘建军,何中虎,赵振东,宋建民,刘爱峰. 2001

[14]新疆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与面包、馒头、面条加工品质的关系. 穆培源,桑伟,庄丽,徐红军,邹波. 2009

[15]小麦品质性状与面条加工特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兰静,王乐凯,赵乃新,程爱华,戴常军. 2001

[16]中国干面条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赵京岚,陈民生,马艳明,李瑞军,任勇攀. 2008

[17]适于加工面条的小麦品质研究现状. 魏利青,李立会. 2002

[18]小麦淀粉与面条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刘锐,魏益民,邢亚楠,张波,张影全. 2013

[19]不同品质类型小麦淀粉积累动态及其面包、面条加工品质研究. 郭宪峰,邓红成,马栋,申浩,巨伟,王灿国,訾妍. 2024

[20]挂面加工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变化规律. 常敬华,赵月菊,邢福国,朱玉昌,刘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