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日期、种植密度及种薯段位对淮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敏

作者: 王敏;伍壮生;吴月燕;张治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淮山;种植日期;种植密度;种薯段位;生长;产量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23 期

页码: 2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淮山黑美人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和种薯段位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期有所提前,生育期和全生育期则相应缩短。播种期的早晚对产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以5/1种植的产量最高,平均小区产量57.02 kg,折合667 m2产量为2 112.02 kg,商品薯率为88.74%。综合产量及商品薯率进行比较,最佳种植密度每667 m2为1 900株,平均小区产量56.92 kg,折合667 m2产量为2 105.18kg,商品薯率达到87.93%。种薯选择以上、中段薯较佳,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研究结果对海南解决5~8月无鲜薯上市的"淮山淡季"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分类号: S632

  • 相关文献

[1]有机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有机栽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罗强鑫,冯跃华,许桂玲,彭庆国,王晓珂,彭金凤,苏卫,欧达,王玲莉,卢苇,韩志丽,李杰,李敏,SOMSANA Phonenasay. 2021

[2]不同种植密度对茴香菜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晓军,李晓慧,刘华. 2024

[3]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水培生菜适宜种植密度优化. 苏开,梁琼,刘俊,魏晓明,崔金霞,王利春. 2024

[4]不同栽培技术对铁棍山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周思菊,孙玉勇,雷裕华,叶小荣,黄春红,莫毅君. 2017

[5]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茎用莴苣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雪珂,王启璋,田洁,杨世鹏,张广楠,钟启文,王丽慧. 2022

[6]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宋贤明,侯献飞,顾元国,苗昊翠,李强,郭美丽,曾幼玲,贾东海. 2024

[7]播种期·种植密度·栽培方式对海南冬种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伍壮生,廖道龙,肖日新,符坚. 2012

[8]菌渣还田对反季节栽培淮山品质、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刘国敏,韦绍丽,覃维治,黄开航,黄卓忠,廖玉娇,陈丽新,韦荣昌. 2022

[9]淮山不同氮钾用量及镁硼配施效应研究. 李国良,何兆桓,杨苞梅. 2019

[10]施肥、密度对大豆群体生长及养分吸收的研究. 魏云山,高聚林,敖雪,丁素荣,张晓荣,李峰. 2014

[11]陇中半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抗旱性的影响. 胡新元,柳永强,陆立银,谢奎忠,罗爱花. 2017

[12]蓖麻种植密度与植株及叶片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关性. 金方伦,金玲,罗朝斌,罗会贤,王贤玉,黎明,张发维,胡世叶. 2020

[13]不同种植密度对散尾葵生长及切叶数的影响. 黄素荣,杨光穗,陈金花. 2010

[14]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15]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黄鼎程,王登伟,柳延涛,黄春燕. 2017

[16]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17]酒用高粱种植密度、施肥量与产量间的关系模型. 李祥栋,张明生,王洋,任明见,高翔. 2015

[18]种植密度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魏忠芬,骆书川,黄春利,李德文. 2010

[19]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宣薯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雷尊国,邓宽平,彭慧元. 2011

[20]不同种植密度对Y两优6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龙英,孙长青.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