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邬龄盛
作者: 邬龄盛;王振康;黄枝明;严兰芬;吴木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真菌;茶叶;菌茶;培养基;相关因子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技术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1999 年 04 期
页码: 42-43
摘要: 菌茶在生产过程中,其相关因子:菌种、培养时间、温度、培养基含水量、pH及杂菌的预防等对菌茶正常的培育影响极大。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菌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严格选择抗性强、发菌快、稳定性强的优良菌株前提下。认真控制好培养基含水量(55一65%),培养温度(25—30oC),PH值(处于自然状态下)同时合理确定菌体的生长点,对综合提高菌茶的品质与生产量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对规范化菌茶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分类号: TS272.59
- 相关文献
[1]武夷山市农家茶厂茶业体系相关因子的探讨. 邬龄盛. 2004
[2]亚麻韧皮纤维的形成与相关因子研究. 武跃通,贾霄云. 1999
[3]近年广西水稻三化螟发生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谢茂昌,兰雪琼,覃丽萍. 2011
[4]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陈强,郑强卿,陈奇凌,李铭,王晶晶. 2015
[5]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与相关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丁然,张曦. 2014
[6]三峡水库175m蓄水前鱼类分布特征研究. 王珂,李翀,段辛斌,陈大庆,廖文根. 2012
[7]延迟播种对不同熟期类型油菜新品种产量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郭一鸣,刘子禄,徐理佳,褚百凤,李莓,周兴,唐树勇,曲亮. 2024
[8]农杆菌介导抗草甘膦基因(EPSPS)的玉米转化及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 王秀红,白建荣,孙毅,史向远,任志强. 2010
[9]影响杂种棉马克隆值的相关因子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刘剑光,许乃银,肖松华. 2001
[10]抗结核病基因及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陈元圆[1,马勋,薄新文,黄新,贾文俊. 2012
[11]辣椒轻斑驳病毒与烟草花叶病毒症状差异相关因子研究. 王锡锋,周广和. 2008
[12]不同密度下两种类型玉米产量及相关因子的比较. 陈志辉,李芳春. 1997
[13]布氏杆菌耐热延伸因子EF-Tu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王方昆,张怡聪,步志高,乔祖建,肖一红,李宏梅,赵孝民. 2014
[14]菌根真菌与鹅毛玉凤花种子共生萌发研究. 陈娅娅,杨琳,刘作易. 2011
[15]沼液化肥全氮配比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何园球,崔键,徐磊,祝振球,周静. 2015
[16]铁钉菜乙醇提取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欧阳桐娇,郑怡,刘艳如,林勇,郭文杰,江枝和. 2007
[17]鹅毛玉凤花菌根真菌对鹅毛玉凤花无菌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娅娅,朱国胜,毛堂芬,刘作易. 2009
[18]湖南省水稻推广品种种子寄藏真菌检测. 薛丹,范叶,高必达,周倩. 2017
[19]苏州几种植物群落及主要园林树种的抑菌效应研究. 蒋华伟,田婷,江君,徐君,李欣. 2017
[20]微生物来源的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王开梅,梁英,杨自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香型黄茶研究报告
作者:邬龄盛
关键词:花香型;黄茶;品种;做青;烘焙;工艺;研究
-
丹桂绿茶窨制工艺
作者:王振康;邬龄盛;王秀萍;王丽丽
关键词:丹桂;桂花绿茶;窨制;工艺
-
陈年武夷岩茶烘焙技术探讨
作者:邬龄盛;陈尧荣
关键词:陈茶;武夷岩茶;烘焙技术
-
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生化机理浅析
作者:邬龄盛;陈泉宾
关键词:紫牡丹;茶树品种;红茶;加工;生化分析
-
九龙袍茶树品种不同超干发酵条件红茶品质特征探讨
作者:邬龄盛;陈泉宾;王秀萍
关键词:九龙袍;超干发酵;红茶;品质;探讨
-
寿宁高山茶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王振康;钟凤莲
关键词:寿宁高山茶;品牌;创新;发展
-
烘焙温度与时间对福建水仙乌龙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泉宾;邬龄盛;张应根
关键词:烘焙;乌龙茶;生化成分;pH值;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