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稀有等位变异TCS1g的筛选、克隆及功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玉飞
作者: 刘玉飞;金基强;姚明哲;陈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等位变异;咖啡碱合成酶;功能分析;嘌呤生物碱;茶树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1772-17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茶树咖啡碱合成酶1(TCS1)是山茶属(Camellia)茶组植物咖啡碱合成的关键酶,TCS1具有丰富的等位变异.从我国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中发掘TCS1稀有等位变异并研究其功能,深入解析茶树咖啡碱合成机制,为低咖啡碱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方法]利用特异引物TCS1P InDel F/R对673份茶树资源中的TCS1等位变异进行鉴定;使用引物TCS1cDNAF/R,从含有新稀有等位变异的茶树资源中克隆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原核表达等方法研究新发现稀有等位基因的功能.[结果]在部分大理茶(C.taliensis)资源中鉴定到一个新的TCS1稀有等位变异,命名为TCS1g.从大理茶资源'龙陵17'(LL17,含有的TCS1等位变异为TCS1a和TCS1g)中克隆了TCS1g.TCS1g的编码区序列全长为1 098 bp,编码365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40.9 kD和5.1.序列比对结果表明,TCS1g与TCS1a、TCS1b、TCS1c、TCS1d、TCS1e、TCS1f的相似度在94.1%-99.2%;与具有可可碱合成酶活性(TS)的TCS1b和TCS1c编码蛋白序列相似度均大于96.7%,而与同时具有TS和咖啡碱合成酶(CS)活性的TCS1a、TCS1d、TCS1e、TCS1f相似度都小于95.4%,且TCS1g第221位氨基酸残基与TCS1b、TCS1c同为组氨酸(His),而TCS1a、TCS1d、TCS1e、TCS1f为精氨酸(Arg).第221位氨基酸残基位于TCS1g蛋白活性中心,该位点的突变(His突变为Arg),可以导致TCS1g的等电点(5.05变为5.06)和亲水性(-0.119变为-0.123)发生改变.此外,5′上游调控区域的比对结果显示TCS1g、TCS1b、TCS1c起始密码子(ATG)比TCS1a、TCS1d、TCS1e、TCS1f延后了15 bp.原核表达发现TCS1g具有TS活性,活性为44.3 pkat/mg,但未检测到CS活性.qRT-PCR的结果表明LL17中等位变异TCS1g有表达.LL17的咖啡碱和可可碱的含量分别为40.3 mg·g-1和5.4 mg·g-1.[结论]鉴定并克隆了一个新的TCS1稀有等位变异TCS1g,其在LL17中具有一定的表达水平,且其表达蛋白具有TS活性,而未检测到CS活性;推测决定TCS1g仅具有TS活性的关键位点是第221位氨基酸残基.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植物咖啡碱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孔祥瑞,杨军,王让剑. 2014
[2]不同茶树品种中CsNUDX1基因催化功能、启动子结构及功能分析. 杨霁虹,周汉琛,徐玉婕. 2023
[3]南昆山毛叶茶咖啡碱合成酶的空间结构与活性位点分析. 晏嫦妤,任秋婧,陈小芳,李斌,陈忠正. 2016
[4]19份茶树资源鲜叶中咖啡碱合成酶的活性. 段学艺,高秀兵,曹雨,赵华富,张圆,何萍,胡华健. 2018
[5]广东苦茶资源嘌呤生物碱含量分析与评价. 李红建,秦丹丹,姜晓辉,方开星,王秋霜,潘晨东,李波,王青,吴华玲. 2021
[6]英红1号、英红9号和祁门茶树芽叶中嘌呤生物碱和茶多酚的HPLC-DAD-MS/MS分析. 卢嘉丽,王冬梅,苗爱清,杨得坡,陈建萍. 2009
[7]茶树等植物中嘌呤生物碱代谢研究进展. 周晨阳,金基强,姚明哲,陈亮. 2011
[8]玉米O2和Wx基因内及O16基因连锁SSR位点的等位变异研究. 杨留启,杨文鹏,牛素贞,王明春. 2009
[9]12份糯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多态性和分子分类研究. 杨留启,杨文鹏,王明春,任洪. 2009
[10]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刘永伟,周硕,王雪征,孙果忠,朱金永,韩秋芬,李春杰,赵和,王海波. 2017
[11]13份o2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留启,杨文鹏,王伟,王明春. 2011
[12]杏遗传多样性评价所需SSR等位变异数目估计. 章秋平,刘威生,刘硕,魏潇,刘宁. 2015
[13]黄淮麦区小麦品种PPO活性基因等位变异的检测及分布. 杨子博,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罗伯祥,沈业松. 2016
[14]青海和西藏小麦品种主要春化基因的组成分析. 王宪国,杨杰,白升升,马棫灵,张晓科. 2015
[15]俄罗斯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及评价. 刘东军,赵海滨,宋庆杰,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张春利,张举梅. 2019
[16]小麦耐热分子标记Xwmc44的鉴定及分析. 刘子会,刘畅,彭义峰,李国良,张华宁,张红梅,段硕楠,郭秀林. 2021
[17]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相关分子标记的鉴定及分析. 邵雪飞,李国良,杨阳,付才,李孟军,赵敏,刘子会. 2021
[18]贵州小麦品种(系)粒重相关基因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等位变异类型鉴定. 杨雪敏,李鲁华,任明见,徐如宏. 2020
[19]新疆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A1等位变异检测及其分布规律. 战帅帅,严勇亮,刘鑫源,王丽丽,耿洪伟. 2020
[20]黑龙江省大豆骨干亲本及其后代衍生品种遗传构成解析. 王伟威,魏崃,赵贵兴,毕伟伟,于志远,盖钧镒,刘丽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作者:张蕾;陈亮;高圣玥;冯万宇;苗艳;兰世捷;沈思思;田秋丰;白长胜;黄宣凯
关键词: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病原特性
-
牛呼吸道主要病原体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沈思思;江波涛;冯万宇;秦平伟;兰世捷;苗艳;李丹;张蕾;刘雪松;张国华;王欢;李青莹;薛沾枚;王岩;南景东;刘文;陈亮
关键词:牛;呼吸道疾病;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
黄芩提取液对驴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研究
作者:吴涛;韩华;刘雪松;李莉;吴宪;陈亮;徐婷婷;兰世捷;张艳;江波涛
关键词:大肠杆菌;驴源;黄芩;耐药性
-
牛呼吸道病原体四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沈思思;冯万宇;陈亮;兰世捷;李丹;张蕾;周景明;刘雪松;张国华;王欢;王岩;刘文
关键词: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冠状病毒;四重PCR
-
棕榈粕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梁煜翔;孙耀威;李凯;钟儒清;陈亮;孙曙东;张宏福;郝月
关键词:棕榈粕;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功能
-
酶解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作者:白国松;滕春然;王俊洪;钟儒清;马腾;陈亮;张宏福
关键词:酶解玉米蛋白粉;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
-
基于机器学习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CDK2抑制剂
作者:谭英佳;陈亮;刘聿琳;那日松;赵熹
关键词:CDK2抑制剂;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结合自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