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GJS株pcDNA3-MIC3核酸疫苗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燕丽

作者: 张燕丽;曹丽艳;芦赟;蔡志杰;王艳华;付宝权;李文卉;张德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微线体蛋白3(MIC3);核酸疫苗;免疫保护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学报

ISSN: 1005-4545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10 期

页码: 1299-13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GenBank中MIC3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技术从弓形虫GJS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微线体蛋白3(MIC3)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阳性重组质粒酶切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进行PCR、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DNA3-MIC3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检测血清特异抗体;经腹腔攻击感染弓形虫GJS株速殖子,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MIC3质粒;免疫组小鼠血清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攻击感染后免疫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表明该核酸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分类号: R392.1

  • 相关文献

[1]刚地弓形虫组蛋白H2Bb及H2Bv的免疫保护作用. 周天缘,于正青,李纯静,王茗悦,刘军龙,罗建勋,徐立新,宋小凯,严若峰,李祥瑞. 2021

[2]日本血吸虫新基因SjPP的筛选、克隆及对小鼠的免疫效果. 姚利晓,林矫矫,傅志强,朱传刚,李浩,陆珂,刘金明,石耀军,沈阳,蔡幼民. 2006

[3]弓形虫棒状体颈部蛋白及棒状体蛋白研究的新进展. 徐颖,高琦,徐前明,朱兴全. 2013

[4]重组猪干扰素-γ的体外抗弓形虫作用. 潘晓梅,DOU Yong-xi,岳城,CAI Xue-peng. 2008

[5]刚地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对山羊IFN-γ、TNF-α、IL-2和IL-4表达水平的影响. 芦赘,张燕丽,曹丽艳,王艳华,苟惠天,付宝权,李文卉,张德林. 2009

[6]ACT1-qPCR定量分析弓形虫内参引物的筛选与鉴定. 郭海婷,陈志宝,李中原. 2018

[7]野生动物弓形虫病研究进展. 丛伟,吴松明,黄思扬,赵权,周东辉. 2012

[8]MIC5基因在13株不同基因型的刚地弓形虫中的序列变异(英文). 刘文阁,徐晓佩,陈佳,朱兴全,徐前明. 2015

[9]ApiAP2转录因子家族调控弓形虫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胡丹丹,罗润琪,梁瑞英,汪磊,梁琳,司红彬,丁家波,汤新明. 2024

[10]弓形虫TR与ROP18双基因缺失及对NF-κB-IL-12-RO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耿小玲,陈芸,刘旗,张曼玉,蒋蔚,段倩玉,王权. 2023

[11]弓形虫硫氧还蛋白样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杨晓宇,王萌,张德林. 2014

[12]弓形虫RH株感染比格犬动物模型的建立. 问婉欣,陈洪岩,韩凌霞. 2022

[13]刚地弓形虫GJS株微线体蛋白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 张燕丽,曹丽艳,芦赘,苟惠天,王艳华,付宝权,李文卉,张德林. 2009

[14]弓形虫表面抗原糖蛋白相关序列SRS47D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定位研究. 刘辉,米荣升,贾海燕,王旭,黄燕,张烨华,张晓丽,杨衡,韩先干,陈兆国. 2020

[15]刚地弓形虫强弱毒株速殖子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和初步分析. 周鹏,张德林,周东辉,宋慧群,林瑞庆,朱兴全. 2008

[16]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研究的新进展. 叶强,张德林. 2012

[17]刚地弓形虫表面抗原1、2 B细胞表位基因的融合表达和鉴定. 王钊哲,许瑞,洪炀,林矫矫,陆珂,李浩,陈兆国,石耀军,吴思敏,江嘉欣,李嘉静,朱传刚. 2017

[18]几种药物抗小鼠弓形虫感染的初步效果. 黄兵,朱顺海,曾艳波,董辉,姜连连,韩红玉,李洋,赵其平,平宪卿,程军. 2010

[19]弓形虫转基因学研究进展. 张彦雷,张厚双,周金林. 2011

[20]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对仔猪IL-2、IL-4、IFN-γ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 蔡志杰,王艳华,李文卉,芦赟,张燕丽,曹丽艳,付宝权,张德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