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茶树品种新化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黎娜

作者: 黎娜;黄怀生;钟兴刚;罗新亮;黄静;粟本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新化红茶;茶树品种;感官品质;理化成分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76-79,83

摘要: 选用种植于雪峰山脉海拔1 000 m的槠叶齐、潇湘红21-3、碧香早、尖波黄 13 号、白毫早及保靖黄金茶1号这6个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采用同一红茶加工工艺,对样茶进行感官审评与理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潇湘红21-3和槠叶齐加工的新化红茶滋味浓强、收敛性强,汤色红浓亮,产品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其中潇湘红21-3甜香带品种特有的花香,香气持久,槠叶齐甜香持久;保靖黄金茶1号的品质极具有特色,加工的新化红茶甜香带花香,香气悠长,滋味甘醇,带鲜爽;槠叶齐、保靖黄金茶1号和潇湘红21-3的茶黄素含量为0.44%~0.66%,3品种的茶红素含量为5.72%~7.07%,茶红素/茶黄素(TR/TF)比值在10.7~13.4,茶汤和滋味的协调性较好,其中保靖黄金茶1号加工的新化红茶氨基酸含量最高(6.07%)、酚氨比值最低(2.1)。经比较,槠叶齐、潇湘红21-3和保靖黄金茶1号这3个品种加工的新化红茶较其他品种品质更为优异。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不同加工工艺对山楂叶代用茶品质的影响. 吴玲玲,覃仁源,罗莲凤,冯红钰,刘汉焱,李子平,莫小燕,冯兰,梁光志. 2023

[2]钙离子对绿茶浸提茶汤理化与感官品质的影响. 许勇泉,陈根生,钟小玉,汪芳,杨宇宙,袁海波,尹军峰. 2011

[3]电子束辐照处理葡萄干的最高耐受剂量的确定. 李乐,范林霞,赵志雅,刘雅慧,高美须,侯志强,左都文,王非. 2023

[4]高档红条茶适制品种筛选研究. 郑红发,黄怀生,赵熙,粟本文. 2014

[5]不同茶树品种试制都匀毛尖茶感官品质与生化特征对比研究. 王静,何萍,郭飞,赵华富,陈娟,刘晓霞,席亚楠,曾廷廷,石杨,王家伦. 2022

[6]江苏丘陵地区主栽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研究. 马圣洲1,赵飞1,胡莹2,袁兴兴3,杨亦扬4. 2022

[7]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白茶适制性研究. 崔宏春,黄海涛,郑旭霞,赵芸,张建勇,敖存,师大亮,窦立耿. 2023

[8]贵州古茶园调查及其茶树的理化成分分析. 赵华富,陈正武,刘晓霞,周顺珍,龚雪,高秀兵. 2012

[9]四季柚贮藏试验初报. 陈秋夏,徐文荣,曾爱平,郑坚,张旭乐. 2002

[10]不同水质对英红九号红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周巧仪,凌彩金,林威鹏,刘淑媚,关洁婷,郜礼阳. 2020

[11]丹霞2号红茶加工关键技术参数研究. 乔小燕,吴华玲,陈栋,王秋霜,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13

[12]海南农垦红茶、绿茶品质分析研究. 张威,吴海江,马桂岑,张颖彬,柴云峰,陈利燕,周苏娟,刘新,鲁成银. 2018

[13]补光萎凋对武义白茶品质影响研究. 周小芬,伍洵,汤玉平,林家正,涂政,虞舜杰,叶阳. 2020

[14]不同产地陈香茶主要理化成分的比较分析. 王秋霜,卓敏,陈栋. 2010

[15]花香型金萱红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理化成分动态变化. 吴玲玲,梁光志,冯红钰,覃仁源,王云仙,赵云雄,罗莲凤. 2024

[16]金藜麦耐盐性分析及营养评价. 姜奇彦,牛风娟,胡正,张辉. 2015

[17]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叶相状态及主要理化成分变化. 邓波,韦城,罗金龙,刘冠群. 2023

[18]布朗族酸茶理化及香气成分初步研究. 韩丽,罗向前,谢志英,浦绍柳,夏丽飞,梁名志. 2011

[19]贮藏条件对草莓浆理化成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 常虹,周家华,王宝刚,李文生,杨田田. 2018

[20]不同成熟度莲子鲜食品质评价. 杨银爱,韩延超,牛犇,郜海燕,陈杭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