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岳俊芹

作者: 岳俊芹;邵运辉;汪庆昌;秦峰;方保停;郑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栽培方式;生理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05 期

页码: 144-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垄作栽培对小麦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了平作、垄作1(垄沟内种植1行小麦)、垄作2(垄沟内不种植小麦)等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的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SPAD值(叶色值)值还是灌浆速率,均是灌浆前增加,到了灌浆期后开始下降;垄作产量大于平作,增产幅度为5.16%~14.52%。垄作栽培与平作相比,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灰色关联度分析. 袁隆平,青先国,马国辉,熊绪让. 2007

[2]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 2011

[3]稻秆还田量对盆栽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波,刘建,熊飞,魏亚凤,张琛. 2012

[4]施钾量对新春22号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徐智全,庄丽,穆培源,徐红军,公维昌,占东霞,孙书秒. 2011

[5]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和产量特性对灌浆期干旱胁迫的响应. 李国领,齐学礼,张志强,罗鹏,辛均安,李延峰,史利霞. 2018

[6]氨基多糖水溶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杜小凤,顾大路,仲秀娟,梁双林,彭杰,杨文飞,吴传万. 2021

[7]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黄绍敏. 2011

[8]重金属Cu、Zn污染对小麦旗叶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张晶,王姣爱,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栗东霞,杨萍果. 2015

[9]植物激素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金先春,徐威生,刘安福,赵毓桔. 1988

[10]拔节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磊,李国领,张建周,张德奇. 2017

[11]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刘孝成. 2015

[12]垄作栽培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邵运辉,岳俊芹,郑飞,方保停,汪庆昌. 2011

[13]喷施水杨酸和褪黑素对药隔期低温胁迫下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宋佳敏,何佳伟,蒋伟勤,车阳,李其胜,文廷刚,顾大路,杜小凤,顾克军,杨威. 2025

[14]不同栽培方式下“甬优8号”的产量表现与干物质积累特征. 王文青,王冬明,顾俊荣. 2017

[15]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及经济效益对比研究. 吴健强,朱速松,张大双,彭强,江学海. 2015

[16]油研10号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比较. 任廷波,赵继献. 2008

[17]白浆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 鹿树森,周宝库,马星竹,魏丹,赵清国,高中超,陈雪丽,杨军. 2011

[18]不同栽培方式下樱桃番茄基质栽培试验及效益分析. 冯海萍,曲继松,郭文忠,胡凤娇,吕志涛,李晓风. 2010

[19]不同栽培方式对双季稻株两优4024与H优159产量形成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敬礼恒,李蓉,何川,洪珊,邓化冰. 2014

[20]紫苏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田世刚,陈俊锟,沈奇,王仙萍,郭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