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DELLA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永鹏

作者: 贾永鹏;李开祥;昝领兄;姚艳梅;杜德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DELLA基因家族;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360-3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DELLA蛋白是参与赤霉素调控途径的关键因子,对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揭示甘蓝型油菜中DELLA蛋白家族的分布和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家族成员、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和组织表达.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中有13个DELLA蛋白基因,被定位到8条染色体和2条随机序列(chr C09_random和chr Cnn_random)上;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家族被聚为4个亚家族,第一亚家族含有7个基因,第二、三和四亚家族各包括2个基因; DELLA基因呈组织特异性表达,其中Bna A10g17240D、Bna C09g40420D、Bna Cnng68300D和Bna C05g47760D在各组织中表达都相对较高,在茎中Bna A06g34810D、Bna A09g18700D和Bna C09g52270D表达最高.本研究为后续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六个甘蓝型油菜油酸脱氢酶(FAD2)假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肖钢,张振乾,邬贤梦,谭太龙,官春云. 2010

[2]甘蓝型油菜异分支酸合酶基因的克隆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 彭琦,高建芹,周晓婴,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 2016

[3]油菜F-box-LRR基因全基因组鉴定与核盘菌诱导应答分析. 左蓉,吴姗,刘杰,胡鸣,程晓晖,刘越英,白泽涛,刘胜毅. 2022

[4]甘蓝型油菜AnnBn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肖庆生,张学昆,许本波,程勇,郑普英,陆光远. 2012

[5]油菜干旱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耐旱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徐明月,肖庆生,张学昆,程勇,陆光远,徐劲松,曾柳,付桂萍,瞿桢,邹锡玲. 2013

[6]甘蓝型油菜HIPPs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钱方,胡利娟,余婕,冯群,左丹,方正,朱斌,伍晓明. 2022

[7]油菜干旱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耐旱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徐明月,肖庆生,张学昆,程勇,陆光远,徐劲松,曾柳,付桂萍,瞿桢,邹锡玲. 2013

[8]两种甘蓝型油菜化杀制种方法对比试验. 宋放,王谧,宋淑琦,陈杰. 2016

[9]高温胁迫下油菜籽粒成熟期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李超,荐红举,刘列钊,李加纳. 2014

[10]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秦信蓉,高志宏. 2007

[11]甘蓝型油菜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BnPDAT1)cDNA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谭太龙,冯韬,罗海燕,彭烨,刘睿洋,官春云. 2016

[12]甘蓝型油菜耐低硼能力的差异和筛选. 张自立,孙永玲,郭高,兰金,李江遐,李强生. 2001

[13]基于SNP遗传图谱定位甘蓝型油菜千粒重QTL位点. 荐红举,魏丽娟,李超,唐章林,李加纳,刘列钊. 2014

[14]甘蓝型油菜不同含油量品系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积累差异性研究. 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严国红,孙明法,周汝琴. 2017

[15]红菜薹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研究. 谭远宝,何丹,徐跃进,万正杰. 2010

[16]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 王华,侯国佐,赵继献. 1993

[17]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18]云南超高产区甘蓝型油菜产量及相关特性研究. 董世青,李家纳,梁颖,符明联,李根哲,贺斌. 2017

[19]花粉介导法获得油菜转基因植株研究. 杜春芳,刘惠民,李朋波,孙毅,李润植. 2006

[20]嫩江流域保护性耕作甘蓝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 路战远,张德健,张向前,程玉臣,平翠枝,李金龙.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