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褶牡蛎多糖多肽联产工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大俏

作者: 杨大俏;王锦旭;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岑剑伟;王悦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褶牡蛎;多糖;多肽;联产工艺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9 年 020 期

页码: 269-2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褶牡蛎(Alectryonella plicatula Gmelin)多糖多肽联产工艺.单因素试验研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料液比对多肽质量分数、总糖质量分数、水解度及酸性糖质量分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Design-Expert8.0.5.0建立数学模型,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法联产制备褶牡蛎多糖多肽的最佳工艺为:添加0.2%的胰蛋白酶(≥250 U/mg),酶解80 min,料液比1∶3(g/mL).此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得到褶牡蛎酶解液中多肽质量分数为(85.14±1.67)%,总糖质量分数为(28.35±2.72)%,水解度为(11.12±0.61)%,酸性糖质量分数为(1.60±0.10)%.与回归方程预测值相近,说明褶牡蛎多糖多肽联产工艺可行.并按此工艺酶解褶牡蛎全脏器匀浆,粗多糖冻干品得率为(29.39±0.41)%;粗多肽冻干品得率为(36.81±0.47)%.研究为褶牡蛎活性多糖和多肽的联产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期实现褶牡蛎资源的综合利用.

分类号: TQ28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多肽联产的酶解工艺. 杨大俏,王锦旭,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 2019

[2]乌贼墨及其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 谷毅鹏,尚江华,陶叶杏,刘华忠. 2015

[3]海洋生物多糖多肽联产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杨大俏,王锦旭,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 2019

[4]鹰嘴豆功能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张旭娜,么杨,崔波,任贵兴. 2018

[5]绿豆功能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滕聪,么杨,任贵兴. 2018

[6]鲍鱼内脏废弃物的高值化应用研究进展. 雷松波,陈永聪,李兆龙,池洪树,方勤美,钟鲁龙,池春梅,柯翎. 2024

[7]柑桔果皮功能物质及其联产工艺. 方修贵,黄振东. 2002

[8]蚕蛹油原料用化学酶法联产制备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的试验. 孟祥云,刘曦,葛立刚,朱长通,盛晟,庄愉,吴福安,王俊. 2018

[9]枳实中橙皮苷与辛弗林的工业化联产工艺研究. 杨荣文,刘伟,单杨,李志坚. 2016

[10]褶牡蛎对水体中重金属铜和镉的富集动力学特性. 张聪,陈聚法,马绍赛,徐勇,赵俊. 2012

[11]溢油对贝类的毒害效应以及生态风险评价. 沈盎绿,唐峰华,沈新强. 2011

[12]褶牡蛎对悬沙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沈盎绿,马胜伟,陈亚瞿. 2007

[13]莱州湾增殖礁附着牡蛎的固碳量试验与估算. 公丕海,李娇,关长涛,李梦杰,刘超. 2014

[14]褶牡蛎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研究. 沈盎绿,马继臻,平仙隐,沈新强. 2009

[15]褶牡蛎线粒体全基因组遗传特征. 滕炜鸣,王朔,孙永欣,于喆,李琪,王庆志. 2025

[16]不同菌种发酵水豆豉风味多肽的差异. 俞露,陈勤,黄建敏,周俊良. 2017

[17]多肽对桃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郭瑞,周平,金光,廖汝玉,杨凌. 2015

[18]大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孙明明,王萍,李智媛,吕世翔,王冠,韩英鹏,李文滨. 2018

[19]芝麻饼粕蛋白研究进展. 王瑞萍,黄纪念,艾志录,芦鑫. 2012

[20]AHLL纳米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李莹,方旭波,周剑忠,吴佳丽,黄琼,刘小莉,王英.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